政爾榮枯衛澀,剛云人厄天窮。歸咎四沖臨歲,乞憐九曜過宮。
復吉既愆七日,泰來惟候三陽。歷日今頒寅正,占星更候農祥。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壯歲喜新兇物,老來惜舊年華。病後都盧不問,家人時換瓶花。
世界庵摩勒果,圣賢優缽曇華。但解折衷六藝,何須和會三家。
熟讀大小止觀,精思內外黃庭。直使超然有得,豈若淵源六經。
生涯一九節筇,老境五十六翁。不堪上補黼黻,但可歸教兒童。
萬里草荒先壟,六年蟲蠹群經。老喜寬恩放去,心似驚波不停。
兩公六字語妙,獨我一雙眼明。筆似出林鳥翼,詩如落澗泉聲。
巢居吸景休糧,壁觀入定放光。三萬里隔弱水,六千劫坐道場。
六郎子晉后身,董君漢廷近親。大羅天女男妾,飽陶公主肥人。
客來怕折枝揖,詔下尚扶杖觀。佩呂翁一瓢易,懸季子六印難。
世情喚做三絕,佛眼譬之六如。當日最宜為誥,而今老不中書。
老矣宦情素薄,天于書分尤慳。寧作一鷗浮海,長笑六鰲負山。
遺稿六丁取盡,君王謾遣所忠。既友商山四皓,又容淮南公八。
貴欒大佩六印,賦侏儒俸一囊。曼倩面有饑色,蟠桃三度偷嘗。
學射必百發中,觀棋爭三著高。畫工一洗萬馬,巨人一釣六鰲。
佛經六千馀卷,聃書八十一篇。今為二氏學者,我則兩端竭焉。
聞說身依蓮社,坐蒙敕賜薌林。五老與公為六,何須詩酒棋琴。
誦詩心醉六義,讀易夢吞三爻。毛鄭寸長我取,羲文千載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