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六界的詩詞(258首)
241
《顯元歌》 宋·釋印肅
不識本家元寶貝,汩沒緣塵生死快。
阿賴耶識藏無明,十八界纏繒網蓋。
貪嗔癡,常在在,心鏡空花分內外。
242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唯只一真心,三緣坐斷誰升沉。
遂成十法界,六道輪回自障礙。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靈從何來,圣亦何在。
拄杖敲時灶墮摧,一片虛明絕中外。
244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大而無外,小而無內。
合虛空而無欠無余,混萬象而成團成塊。
不出不在,不失不壞。
我不與物爭,物不為我礙。
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
三千界里放光明,雙六盤中休喝彩。
245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愛結成身,想澄成界,從此漂流生死海。
照徹靈源湛不渾,方知幻泡同無礙。
六門氣秋,四大緣壞,了了一真常自在。
明月混融兮雪蘆眼迷,清風相送兮夜船歸快。
24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湛存不渾,靈明不昏。
派分河漢底,流決崑崙源。
見聞了成一相,影響應空六根。
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用隨生滅,卻入真如之門。
叢林參飽三條篾,云夢等閑八九吞。
24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湛乎性源,游乎度門。
動靜出礙,方圓不痕。
寒木得春晚,雪窗亡夜昏。
通塞也虛離實坎,變化也連乾斷坤。
六和合而無功兮脫略三千之界,萬差別而有據兮齊承一點之恩。
249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一雨一晴,底事分明。
六塵昏擾,世界崢嶸。
一心虛泊,萬法齊平。
出得氣是你鼻孔,覷得破是你眼睛。
有緣不是余朋友,無用雙眉卻弟兄。
252
《偈頌十四首》 宋·釋宗杲
女流中有大丈夫,示現其身化其類。
以戒定慧解脫法,攝彼貪欲瞋恚癡。
雖處於中作佛事,如風行空無所衣。
過去未來及現在,塵沙諸佛及菩薩。
253
《入定觀音贊》 宋·釋宗杲
世間種種音聲相,眾以耳聽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觀,瞑目諦觀為佛事。
於眼境界無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顯如是義。
254
《緣識》 宋·宋太宗
露含千滴瀝,幻化杳無跡。
心重一時間,寸陰堪可惜。
明根生惠性,德行多饒益。
掌握驪龍珠,縱橫不改易。
255
《贈聞老》 宋·王洋
給孤園下化叢林,堂上雷音振海音。
十六師兄同本愿,三千法界一慈心。
有時去作人間雨,無事不聞齋后禽。
悵望四年留五日,自知清濁易分襟。
257
《路居士山水歌》 宋·王洋
人年八十百慮昏,丈人耳目方聰明。
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勝如年少時。
老中強健閑中忙,經卷丹爐肘后方。
金書千軸造理窟,赤城七篇談坐忘。
258
《代賀皇太子生日》 宋·曾豐
里社鳴連日,黃河清九灣。
乾坤和氣滿,朝野太平還。
星斕荊州界,光流蘭殿間。
階{萱一換六}猶美人,籬菊具花慳。
* 關于六界的詩詞 描寫六界的詩詞 帶有六界的詩詞 包含六界的古詩詞(2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