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六徵的詩詞(71首)

    1 《唐封泰山樂章·豫和六首》 唐·張說

    挹泰壇,紫泰清。
    受天命,報天成。
    竦皇心,薦樂聲。
    志上達,歌下迎。

    2 《六府詩》 唐·權德輿

    金罍映玉俎,賓友紛宴喜。
    木蘭泛方塘,桂酒啟皓齒。
    水榭臨空迥,酣歌當座起。
    火云散奇峰,瑤瑟韻清徵。
    土梗乃虛論,康莊有逸軌。
    穀成一編書,談笑佐天子。

    3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唐·劉禹錫

    楚望何蒼然,曾瀾七百里。
    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
    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理。
    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4 《徵招調中腔(天寧節)》 宋·王安中

    紅云蒨霧籠金闕。
    圣運葉、星虹佳節。
    紫禁曉風馥天香,奏九韶、帝心悅。
    瑤階萬歲蟠桃結。
    睿算永、壺天風月。
    日觀幾時六龍來,金縷玉牒告功業。

    5 《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汝見贈述詩》 宋·梅堯臣

    圣人於詩言,曾否專其中。
    因事有所激,因物興以通。
    自下而磨上,是之謂國風。
    雅章及頌篇,刺美亦道同。

    6 《歷陽十詠之六天門山》 宋·賀鑄

    天門束箭流,北注據牛弩。
    淩高駐翠華,舟師燿威武。
    當時侍帷幄,誰復徵往古。
    虞舜有苗征,端為兩階舞。

    7 《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宋·王禹偁

    太歲在辛卯,九月萬木落。
    是時太陰虧,占云臣道剝。
    王生出紫微,譴逐走商洛。
    扶親又抱子,迤邐過京索。

    8 《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韻》 宋·馮時行

    一時周屏翰,千載漢循良。
    寵渥分民社,疲羸賴紀綱。
    洪恩隨雨潤,令問與風翔。
    日月流年駛,江山別恨長。

    9 《楊謹仲和頃者三詩見貽復次韻六首》 宋·趙蕃

    去年才一識,何意復茲行。
    隱墅全依郭,幽居亦占名。
    萬金真國士,十室漫鄉評。
    漢制誰綿蕝,且徵齊魯生。

    10 《東屯莊監秤六言三首》 宋·劉學箕

    割盡黃云萬頃,春成玉粒千蒼□。
    出甑香粳滿舍,厭糟新酒盈堈。
    田家慚愧時熟,官賦催徵可償。

    11 《和人雜詠六首》 宋·衛宗武

    窮秋菊薦香,小春格破萼。
    時卉互芳菲,榮悴異今昨。
    憶昔競芳妍,徵逐困吟酌。
    老去厭浮華,雅志在林壑。

    12 《十二月初六日棲嬾和方山》 宋·杜范

    攜手喜初晴,夜光列星漢。
    棲嬾壁上圖,昉於此乎看。
    詩翁為抽思,宮徵手自案。
    一醉不敢辭,斗膽破崖岸。

    13 《讀孟信州和方亨道六月雨時當雪天改為欲作雪》 宋·方回

    十月墐戶入室處。
    東作豐登未可期,南方瘴癘已堪御。
    去年雪不及臘間,

    14 《勵學》 唐·王建

    買地不肥實,其繁系耕鑿。
    良田少鋤理,蘭焦香亦薄。
    勿以聽者迷,故使宮徵錯。
    誰言三歲童,還能分善惡。

    15 《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 唐·白居易

    天上中臺正,人間一品高。
    休明值堯舜,勛業過蕭曹。
    始擅文三捷,終兼武六韜。
    動人名赫赫,憂國意忉忉。

    16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唐·李商隱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還秦。
    南下大散關,北濟渭之濱。
    草木半舒坼,不類冰雪晨。
    又若夏苦熱,燋卷無芳津。

    17 《聽琴》 唐·無名氏

    六律鏗鏘間宮徵,伶倫寫入梧桐尾。
    七條瘦玉叩寒星,萬派流泉哭纖指。
    空山雨腳隨云起,古木燈青嘯山鬼。
    田文墮淚曲未終,子規啼血哀猿死。

    送別傷懷

    18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辭賦精選寫人諷喻

    19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20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 關于六徵的詩詞 描寫六徵的詩詞 帶有六徵的詩詞 包含六徵的古詩詞(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