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西去指恒沙,東海東頭棗似瓜。斜日乍明秋潦盡,萬人相送踏層霞。
山駕嚴裝羽隊分,敕書先下玉晨君。明知不比人間別,亦自含凄望碧云。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
南雁傳尺素,飛來臥龍城。頗知高臥久,忽作田野行。湛湛陂水滿,欣欣原草榮。日華麗山川,秀色奪目精。
淺淺東流宛溪,當年罷酒分攜。認得橋邊楊柳,春風幾度鴉啼。
性僻交游寡,所從天下才。今朝誰出祖,親戚持樽罍。晚節相知人,唯有胥宋裴。所欠謝夫子,歸穰尚未回。
今日至國門,二子來迎我。適遇信陵冢,冢棘秋葉墮。翩翻隨人飛,拂馬右或左。謂此獨無情,亦與吾意可。
天街爭唱《落梅》歌,絳闕珠燈萬樹羅。莫笑游人來看晚,春風還似昨宵多。
聞諸師者本同,取之友者亦公。高才有出象外,精義不離個中。南渡大儒管見,西山先生正宗。
歷歷山河一卷書,博聞疑是古潛夫。金城未入職方考,玉座正披輿地圖。取虢不應須假道,勝齊終恐用真儒。從來美玉勞三獻,豈比巾箱襲碔砆。
朱砂鼎里煉金晶,默禱天皇入紫冥。月落半山丹井水,猿聲驚斷滿天星。
丹書玉札隱瑯函,云幾飛空鶴幾驂。告別門人歸去后,夜來素月落寒潭。
一畝閑云獨自耕,草廬寂寂誦黃庭。又言辟谷歸山后,月夜時聞鐵笛聲。
一葦浮江雙履歸,花開震旦共傳衣。本來心印無文字,畫到盧能足是非。
聞道天臺謙上人,溪魚野鳥共忘形。林間無事結跏坐,石上更安圓覺經。定處只應山鬼護,講時還有海龍聽。何年蠟屐緣云徑,一叩靈仙不死庭。
小憩西禪床,謝絕半日暑。白云憐倦客,清陰覆停午。嫋嫋陂上風,沉沉竹間雨。幽幽一室虛,昵昵群葉語。
建霞振奇人,矯如六尺驄。麗文副夙業,藝能復旁通。篆刻詩書畫,造微靡不工。當年聚輦下,逐隊塵蒙蒙。
隱映孤亭小,回環萬竹幽。水聲喧暗谷,月影淡高秋。物與黃昏靜,人隨白日流。一椽堪送老,何必仲宣樓。
辛州颺下兩肩樵,又被黃梅石墜腰。雖得栽松衣缽在,暗思追逐幾魂銷。
吟遍唐人句,玄蹤不易攀。一溪清到郭,諸寺各依山。暮雨松花老,秋風藥井間。唯應千歲后,華表鶴飛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