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六尺的詩詞(661首)

    201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六呂梁》 宋·蘇轍

    出沒懸流雖有道,憑陵險地本無心。
    未能與物都無礙,咫尺清泉亦自深。

    202 《感秋六首》 宋·鄭獬

    短松青鐵干,童童三尺馀。
    花實少姿媚,獨與寒心俱。
    暴霜時侵凌,奮怒張雄須。
    長楸擁腫材,旁蔭可容車。

    203 《安國置酒敬簡堂分韻得柳暗六春字》 宋·張栻

    公臥百尺樓,余子可下瞰。
    我每奉談麈,汲古得探探。
    身外皆為余,此道要無憾。
    從渠梅雨天,陰晴遞明暗。

    204 《宿西谷院六首》 宋·李新

    線繞參差路,云封咫尺山。
    寺僧初怪客,三日竊優閒。

    205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宋·曹勛

    聯事當年在海隅,再遵南尾笑言攄。
    尚懷擁鼻胡床語,每寄論心尺素書。
    松籟舞風鷹隼后,蒲團附火雪霜初。
    應憐別久愈無味,茅塞如今擬荷鋤。

    206 《戊子正月廿一日雪及半尺》 宋·曹勛

    晚訝爭鳴白項雅,梅風隨夜冷窗紗。
    忽驚寒透多年被,不似潛飛六出花。
    歷亂已應藏月桂,糢糊無處認山茶。
    朝來多怪尋芳客,都向東風賣酒家。

    207 《凌歊臺六首》 宋·吳芾

    莫辭千騎小徘徊,共上凌歊百尺臺。
    過雨江山新似洗,連天草樹翠成堆。
    搜羅好景歸詩句,斷送閒愁付酒杯。
    對此愿公拼一醉,相逢能得幾回來。

    208 《凌歊臺六首》 宋·吳芾

    百尺臺前萬頃寬,風煙縹緲隔塵寰。
    天浮江水兼湖水,云抹淮山與楚山。
    景物宛如圖畫里,星河只在戶庭間。
    登臨莫作悲秋意,且對黃花一解顏。

    209 《題延慶觀六時泉》 宋·王之望

    千尺高崖屏翠琰,六時甘露雨真珠,梯巖穿壑身親到,始信仙靈境界殊。

    210 《擬古六首》 宋·曾協

    迢迢千尺松,下有綠發龜。
    流膏穿厚地,配此凌云姿。
    隱見雖若殊,雪霜俱不移。
    置身茍身地,共保千歲期。

    211 《梅花六首》 宋·趙蕃

    畫論形似已為非,牝牡那窮神駿姿。
    莫向眼前尋尺度,要從物外極觀窺。
    山因雨霧青增黛,水為風紋綠起漪。
    以是于梅覓佳處,故應偏愛月明詩。

    212 《途中雜題六首》 宋·趙蕃

    石有千年蘚,崖懸百尺藤。
    只疑云尚合,忽見日初升。

    213 《病中散步六絕》 宋·岳珂

    病疎酒醆傍茶甌,一獨醒中起百憂。
    七尺之軀三寸舌,問渠小大若為謀。

    214 《挽寧宗皇帝章六首》 宋·王邁

    至道天同大,清心水不渾。
    六宮行幸少,尺宅煉真存。
    厭代金鑒殿,收魂玉帝垣。
    星辰羅上界,還奉太微尊。

    215 《六月五日大風雨水弟觀有詩道其事因和之》 宋·陳著

    自古人間多水旱,人事盡時功過半。
    區區事空不事實,三代以后人心亂。
    吾鄉薄產寄山溪,崎嶇隨勢無尺齊。
    受水通灌盍預備,堤防以石堰筑泥。

    216 《寄西弟六首》 宋·劉黻

    千里家山入夢頻,又封書尺寄行人。
    未慚定省多疏闊,守道安貧即是親。

    217 《次韻答鄰友況六首》 宋·戴表元

    炊成日影三竿直,睡起溪流十尺高。
    懵懂不知何歲月,山風吹白鏡中毛。

    218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古人一指頭禪,一生受用不盡。
    得恁麼明白,得恁麼簡徑。
    靈山這裹不較多,三尺杖子攪黃河。

    219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百尺竿頭行闊步,紫羅帳裹撒真珠。
    山僧贏得呵呵笑,未審諸人會無人。

    220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斗粟可舂,尺布可縫。
    情深義重,山包海容。
    載笑載言,喜而欲舞。
    豈無他人,不如我父。

    * 關于六尺的詩詞 描寫六尺的詩詞 帶有六尺的詩詞 包含六尺的古詩詞(6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