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六味的詩詞(342首)

    41 《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詠·竹亭》 宋·楊萬里

    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
    別有一清風,請君參此味。

    42 《題陳正獻公六梅亭》 宋·文天祥

    相府亭前梅六株,四圍香影護琴書。
    月華猶帶玉堂色,風味曾分金鼎馀。
    五柳門前空寂寞,三槐堂上竟蕭疏。
    惟渠不變凌霜操,千古風標只自如。

    43 《曾先生第一百三十六》 宋·文天祥

    江海日凄涼,賢圣盡蕭索。
    西河共風味,顧步涕橫落。

    44 《所居有梅一株在堂東荒穢中正月二十六日已謝》 宋·張耒

    平生常恨逢梅少,及時江梅無好詩。
    寂寞荒山少風味,直須云鬢插斜枝。

    45 《行邁雜篇六首》 宋·黃庭堅

    村落人家桃李枝,無言氣味亦依依。
    可憐憔悴蓬蒿底,蜂蝶不知春又歸。

    46 《奉同六舅尚書詠茶碾煎烹三首》 宋·黃庭堅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應傳寶到云來。
    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厭聲喧萬壑雷。

    47 《奉同六舅尚書詠茶碾煎烹三首》 宋·黃庭堅

    乳粥瓊糜霧腳回,色香味觸映根來。
    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繩床過疾雷。

    48 《頤軒詩六首》 宋·黃庭堅

    樞機要發遲,飲食戒味厚。
    漁人溺於波,君子溺於口。

    49 《南園雜詩六首·明叔家瑞蓮》 宋·司馬光

    君家得蓮種,遠自浙江湄。
    明燭然空碗,濃朱畫細絲。
    盛開尤菡萏,到落不離披。
    豈獨夏花好,仍兼秋實奇。
    味長包石蜜,殼嫩剝燕支。
    況復芬芳久,霜前殊未衰。

    50 《次韻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宋·周邦彥

    維舟瞰層波,末忍分練段。
    人間好風味,魚鳥同聚散。
    儒生長窘束,書燈守幽幔。
    逐樂嗟已遲,蚤還猶及半。

    51 《晏成續太祝遺雙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詩六十篇》 宋·梅堯臣

    始於歐陽永叔席,乃識雙井絕品茶。
    次逢江東許子春,又出鷹爪與露芽。
    鷹爪斷之中有光,蹍成雪色浮乳花。
    晏公風流丞相族,以此五色論等差。

    52 《左目痛六言九首》 宋·劉克莊

    早耽蔡譜華妙,晚受聃書深長。
    始悟擘紅異味,不如守黑單方。

    53 《偶成古調十六韻上呈判府兼贈劉興州》 宋·陳與義

    稽首蘇耽仙,乘云去無跡。
    尚留橘井在,與世除狂疾。
    誰能不飲此,識味亦可錄。
    坐令鄭玄牛,亦抱荊山玉。

    54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繞堤楊柳輕風里,隔水樓臺細雨中。
    酒放半醺重九后,此時情味更無窮。

    55 《秋懷三十六首》 宋·邵雍

    甘瓜青如藍,紅桃鮮若血。
    不忍以后拈,而況用齒齧。
    其色已可愛,其味又更絕。
    食此無珍言,哀哉口與舌。

    56 《秋懷三十六首》 宋·邵雍

    八月炎涼均,氣味亦自好。
    臨虛喬木低,遠望行人小。
    有跡事皆妄,無心物都了。
    何須更問辛,愿君自食蓼。

    57 《秋懷三十六首》 宋·邵雍

    飽霜梨多紅,久雨榴自罅。
    此果世稱珍,厥味是可詫。
    地有百物備,天無一言掛。
    我患尚有言,不得同造化。

    58 《秋懷三十六首》 宋·邵雍

    惟南有美橘,惟北有美粟。
    厥包或頗同,厥味信不一。
    天地豈無情,草木皆有實。
    物本不負人,人自負于物。

    59 《秋懷三十六首》 宋·邵雍

    紅葉戰西風,黃花笑寒日。
    天道有消長,人事無固必。
    靜勝得遺味,夢去知余失。
    利害不相沿,是非然后出。

    60 《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 宋·邵雍

    見率野人成七老,野人唯解野疏狂。
    編排每日清吟苦,趁辯遞年閑適忙。
    夏末喜嘗新酒味,春初愛嗅早梅香。
    問君何故須如此,不奈心頭一點涼。

    * 關于六味的詩詞 描寫六味的詩詞 帶有六味的詩詞 包含六味的古詩詞(3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