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六一老的詩詞(1411首)

    121 《華鏜秀才著六經解以長句書後》 宋·楊萬里

    河圖三畫巳剩卻,堯典萬言猶欠著。
    向來潛圣天何言,六經非渠一手作。
    杏花壇下撥不開,天公更遣麒麟催。
    乾坤造化登青竹,洙泗光芒付綠苔。

    122 《六歌》 宋·文天祥

    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識桃李春。
    天寒日短重愁人,北風隨我鐵馬塵。
    初憐骨肉鐘奇禍,而今骨肉相憐我。
    汝在北兮嬰我懷,我死誰當收我骸。

    123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 宋·黃庭堅

    生涯一九節筇,老境五十六翁。
    不堪上補黼黻,但可歸教兒童。

    124 《六舅以詩來覓銅犀用長句持送舅氏學古之余復》 宋·黃庭堅

    海牛壓紙寫銀鉤,阿雅守之索自收。
    長防玩物敗兒性,得歸老成散百憂。
    先生古心冶金鐵,堂堂一角誰能折。
    兒言觳觫持贈誰,外家子云乃翁師。
    不著鼻繩袖兩手,古犀牛兒好看取。

    125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宋·劉克莊

    客來怕折枝揖,詔下尚扶杖觀。
    佩呂翁一瓢易,懸季子六印難。

    126 《和黃彥華帥機六言十首》 宋·劉克莊

    老矣宦情素薄,天于書分尤慳。
    寧作一鷗浮海,長笑六鰲負山。

    127 《壬戌歲除作明朝六十歲矣》 宋·曾幾

    禪榻蕭然丈室空,薰銷火冷閉門中。
    光陰又似燭見跋,學問只如船逆風。
    一歲臨分驚老大,五更相守笑兒童。
    休言四十明朝過,看取霜髯六十翁。

    128 《以石龜子施覺心長老》 宋·陳與義

    老龜千年作一息,天地併入支床力。
    何年生此石腸兒,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緒不慎口,遂與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龜無六眸,試與話禪當點頭。

    129 《紹興甲子予待試廬陵辭曹廳是秋失解后六年乃》 宋·周必大

    五十馀春一遠莊,耕夫雖老未拋荒。
    審言堂上新司戶,子厚書中顧十郎。

    130 《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 宋·邵雍

    六客同游一醉鄉,又非流俗所言狂。
    追游共喜清平久,唱和爭尋驚策忙。
    薦酒月披林果熟,發茶金谷井泉香。
    千年松下麾談塵,襟袖無風亦自涼。

    131 《贈景福順長老二首〈并序〉》 宋·蘇轍

    轍幼侍先君,聞嘗游廬山,過圓通,見訥禪師,留連久之。
    元豐五年,以譴居高安,景福順公不遠百里惠然來訪,自言昔従訥于圓通,逮與先君游,歲月遷謝,今三十六年矣。
    二公皆吾里人,訥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順公七十四,神完氣定,聰明了達。
    對之悵然,懷想疇昔,作二篇贈之。

    132 《劉子淵監廟年八十六耳目聰明能飲酒舉大白喜》 宋·韓元吉

    才疏政拙愧能名,黃發猶欣見老成。
    林壤固知聊自樂,門閭要是已堪旌。
    持杯瀲滟千眉聳,落筆縱橫四坐驚。
    笳鼓過君應一笑,平田兩部足蛙聲。

    133 《贈送行六子》 宋·陳造

    北風獵獵吹行舟,客子坎止今乘流。
    汀洲立鷺仍飛鷗,定應笑我當退休。
    一貧所驅不自由,表表六子古與儔。
    知我此意不見羞,送行兩舍未轉頭。

    134 《與德洪明甫伯與暮春六日同登烏飲於浴鴉池琴》 宋·李彌遜

    老懷不知春,但愛遠峰碧。
    乘高恣遐觀,未快雙目擊。
    稍為松根坐,遂與參井逼。
    女媧補天馀,墜此百煉石。

    135 《凌歊臺六首》 宋·吳芾

    黃山高處敞層臺,伊昔規模想壯哉。
    江上依然雙闕在,日邊不見六龍來。
    落花啼鳥空遺恨,翠竹青松且漫栽。
    先是老懷多感慨,每來吊古一興哀。

    136 《徽州織溪縣六月二十五日迎汪王於縣廳祈雨未》 宋·虞儔

    何須禱旱必桑林,試扣叢祠丐一臨。
    再拜爐煙方裛裛,四周云氣已骎骎。
    田龜向去亡兇兆,垤鸛新來有好音。
    多謝神靈憐老令,肯傾膏澤慰民心。

    137 《去歲五月二十八日發雪錦亭以六月旦謁富池而》 宋·岳珂

    去年今日富池頭,浩蕩風煙卷雪樓。
    湖海百年雙鬢老,荊揚兩地一萍浮。
    河斜左界流清夜,云密西郊望有秋。
    通塞隨時何必問,明朝又放溧陽舟。

    138 《清心鏡 贈老程先生》 元·馬鈺

    這程公,頓然悟。
    家有六子,六賊之數。
    細尋思、總是冤家,便不宜團聚。
    棄紗巾,冠戴取。
    捉住馬猿,易調龍虎。
    待一朝、丹藥靈靈,跨祥

    139 《御風行送武夷道人謝疊山》 宋·陳杰

    武夷山中有伏龍,鬣卷云雨深重重,化為白須一老翁。
    疾雷破山六丁取,置衛銅環森守虎,云是健將雨下土。

    140 《戲鄭曾二老》 宋·王洋

    兩編千片白雪繭,六百二斗青銅錢。
    不辭破費十日產,要向幾上追前賢。
    前賢已死不可慕,世上流傳只佳句。
    不尋斷簡賞心符,定自前賢無覓處。

    * 關于六一老的詩詞 描寫六一老的詩詞 帶有六一老的詩詞 包含六一老的古詩詞(14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