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本于身,真積乃全。貫以一誠,雖人實天。元佑之初,帝賁良弼。匪康其躬,為民而出。
昔讀寶公傳,今作鐘阜游。緩行萬松間,直上千峰頭。古塔表木末,寒泉貯巖幽。遙觀江流奔,始知此生浮。甚愛雪竹庵,逸駕吾將休。
好云游,是馬鈺。幸遇華宗,一視如親族。拜禮從今為骨肉。仰荷恩憐,終日閑相逐。告吾兄,聽我囑。莫慮兒孫,自有兒孫祿。愿早灰心明性燭。占取清閑,修取將來福。
同侗稽首,董公道偉。自遠清論三歲。渴德之懷,筆舌豈能盡意。伏想邇來法候,愈沖和、燕居無滯。
調笑。論微妙。月內銀蟾端千跳。中宵日里金雞叫。坎虎離龍圍繞。忽然撞著姹嬰召。共守丹爐了了。
畫樓臨曉日,青蓋度行云。歌吹三春好,賓朋四海聞。絮嫌飛燕態,花妒綠珠裙。曲誤誰能顧,周郎思不群。
曲里猶龍族,西京尚主侯。勳華傳舊鉞,名理寄虛舟。得疾真無妄,觀生遂若休。偏嗟荀令沼,回作逝川流。
北第琴樽歇,東原旌旆飛。清風邈無所,此路是長違。野闊車吞響,天愁日抱輝。空馀門下客,魚鳥歡何依。
法集超初地,工毫構妙緣。星占世外聚,月寫相中圓。指指誰標諭,心心自默傳。惟應阿堵處,俱是到忘筌。
馬公首丹籍,程子亦其次。大書天九門,凜凜見名字。度君獨何心,葅歜而剝芰。艓子大于匙,可臥不可跋。中有兩同行,馬詩與程剌。
龍臥南陽久,天回北斗高。廟堂更政化,巖谷起英髦。正色朝端肅,華巔國務勞。西州忽移翣,風木動悲號。
鼎鼐華元老,朝廷倚上臺。除疴得針砭,作解有風雷。尚冀松椿壽,誰令柱石摧。英靈參列宿,余惠在春臺。
賜告恩稠疊,聞喪上震驚。秋原無喜色,夜雨有悲聲。世路嗟存沒,公心達死生。蓬山預讎校,新見史書成。
高步朝廷上,羽儀鹓鷺行。精誠貫金石,素節履冰霜。爽氣今仍在,斯人沒不亡。嵩云自閑暇,長映讀書堂。
拙與世沈浮,登門十二秋。云天曾送上,風壑此來游。霄漢三臺坐,江湖萬里舟。摳衣已不及,慘愴逝川流。
矩步規行范古今,山樵野牧共謳吟。荷衣蘭佩通身是,卻看離騷不入心。
千載爭刳漢賊腸,及觀通鑒似文王。兩間正氣都輸予,猶惜坤中一點黃。
步趨坐立若山河,盛德華夷共詠歌。議論偏頗真可怪,阿瞞高帝彧蕭何。
四載咸淳相,艱哉去國情。極知幾事密,或遂好謀成。董卓徵荀爽,陳桓免晏嬰。為公翻左漢,尚覺寸丹明。
病篤辭臺席,明年遂失襄。少容公展布,豈遽國危亡。此老為微子,吾君類偃王。欺孤木綿鬼,寸斬亦何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