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公綬的詩詞(205首)

    81 《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 唐·陸龜蒙

    一片輕帆背夕陽,望三峰拜七真堂。
    天寒夜漱云牙凈,雪壞晴梳石發香。
    自拂煙霞安筆格,獨開封檢試砂床。

    82 《和襲美送孫發百篇游天臺》 唐·陸龜蒙

    直應天授與詩情,百詠唯消一日成。
    去把彩毫揮下國,歸參黃綬別春卿。
    閑窺碧落懷煙霧,暫向金庭隱姓名。
    珍重興公徒有賦,石梁深處是君行。

    83 《贈孫百篇》 唐·方干

    御題百首思縱橫,半日功夫舉世名。
    羽翼便從吟處出,珠璣續向筆頭生。
    莫嫌黃綬官資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才子風流復年少,無愁高臥不公卿。

    84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85 《虞美人(張宰祈雨有感)》 宋·陳克

    踏車不用青裙女。
    日夜歌聲苦。
    風流墨綬強躋攀。
    喚起潛蛟飛舞、破天慳。
    公庭休更重門掩。
    細聽催詩點。
    一尊已詠北窗風。
    臥看雪兒纖手、剝蓮蓬。

    86 《滿庭芳(代鄉老眾賓勸鄉大夫)》 宋·史浩

    復擁旌麾,重歌襦衤夸,滿城長自春容。
    搢紳耆舊,歡溢笑談中。
    盡道邦君愷悌,逍遙遂、湖海遐蹤。
    今朝會,公真樂善,屈意與人同。

    87 《滿江紅(至日和黃伯威)》 宋·王炎

    宦海浮沈,名與字、不能彰徹。
    青云上、諸公袞袞,難登狹劣。
    結綬彈冠成底事,解頤折角皆虛說。
    待黃粱、夢覺始歸來,非明哲。

    88 《沁園春》 宋·趙善括

    千里風湍,萬疊云峰,自相送迎。
    嘆扁舟如葉,漂流如梗,片帆如箭,聚散如萍。
    家在東湖,身來西浙,非為區區利與名。
    堪憐處,為雛饑犢暮,狗茍蠅營。

    89 《西江月(舟中趙子野有詞見調,即意和之)》 宋·史達祖

    裙折綠羅芳草,冠梁白玉芙蓉。
    次公筵上見山公。
    紅綬欲銜雙鳳。
    已向冰奩約月,更來玉界乘風。
    凌波襪冷一尊同。
    莫負彩舟涼夢。

    90 《水調歌頭(八月上浣解印別同官席上賦)》 宋·劉克莊

    半世慣歧路,不怕唱陽關。
    朝來印綬解去,今夕枕初安。
    莫是散場優孟,又似下棚傀儡,脫了戲衫還。
    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師丹。

    寒食節西湖寫景

    91 《沁園春(壽陶守)》 宋·姚勉

    鶴發鴉髫,歡捧霞觴,酌丹井泉。
    慶湘山峰頂,飛來古佛,劍池洞里,活底神仙。
    春雨慳時,千金斗粟,民仰使君為食天。
    公知否,只活人陰德,合壽千年。

    92 《百字令(壽虞守·正月十二)》 宋·陳潛心

    梅峰孕秀,太仙翁、咫尺元宵三夕。
    盛德溫溫如玉粹,多少殊勛嘉績。
    兩擁朱幡,獨清節,高誼真難屈。
    景疏堂下,臺星長伴南極。

    古文觀止讀書感想

    93 《醉蓬萊(丙申自壽)》 宋·程必

    記蟾宮桂子,撒向人間,如今時候。
    □□□,□□□□□。
    白下長干,亂灘橫笛,想昔游依舊。
    大海一漚,千年一息,誰稱彭壽。

    94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95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9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97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98 《滿江紅·宦海浮沉》 未知·王炎2

    宦海浮沉,名與字、不能彰徹。
    青云上、諸公袞袞,難登狹劣。
    結綬彈冠成底事,解頤折角皆虛說。
    待黃粱、夢覺始歸來,非明哲。

    99 《壽劉監丞》 宋·吳勢卿

    佩玉徐行勝急馳,悠然滋味獨深知。
    地當韓愈分符處,人羨買臣懷綬時。
    已出六奇陪授鉞,更藏一著要觀棋。
    經綸畢竟還精密,大任非公更屬誰。

    100 《金菊對芙蓉 九月二十五日壽金 金氏園有》 元·陳櫟

    壽宿騰光,壽香裊碧,郁蔥枝上梧桐。
    記*麟令旦,門掛弧蓬。
    今年東閣郎皆侍,懷章綬、拜捧金鐘。
    榮華富貴,眼前誰似,堪展眉峰。

    * 關于公綬的詩詞 描寫公綬的詩詞 帶有公綬的詩詞 包含公綬的古詩詞(2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