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才蓋世,家事少經心。流落初相偶,委虵志益深。功名入圖史,文字刻繆琳。有助知由內,騶虞欲重吟。
鷹揚不滅少年時,墨作龍蛇紙上飛。應笑學書心力盡,臨池寫遍未裁衣。
好禮忘耆老,持家歷盛衰。謹嚴終致一,貧富各從宜。晚歲仍聞道,臨終竟不疑。外人傳一二,猶得載銘詩。
破屋居人少,柴門春草長。兒童不識字,耕稼鄭公莊。
拱揖消狂冠,從容奉兩宮。臨危幾謝傳,忍事實婁公。陶冶無偏黨,經綸盡樸忠。再來金鼎地,高臥亦成功。
扶疾祗嚴詔,邦基整屢然。紫宸朝秦事,黃閣暮興悲。德望儀千載,恩榮冠一時。石龜山下路,誰為記豐碑。
凜凜循良吏,休休一介臣。投艱推宇量,御侮賴精神。給侍恩雖渥,懷歸志莫伸。平泉開甲第,花木未經春。
左學摛文藹儁聲,青云接武二難兄。主知自紀宜三院,使節更持僅九卿。庭下芝蘭方競秀,舍南桃李已成陰。掛冠不待甘泉橐,愁絕高門淚滿纓。
忠孝全家法,清修極道腴。雍容調庶政,談笑靖邊隅。許國心猶壯,安得貌不枯。修齡才七十,誰為隔黃壚。
甲第依香火,棲心不離禪。頤神雖綠野,紀績自凌煙。榮觀丹丘外,真游弱水邊。佳城近劉阮,覺路有飛仙。
今代儒林伯,聲名舊藹如。不為簪紱累,常樂燕閒居。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書。天胡奪楊綰,素業未全攄。
有意扶名教,躬行語默中。楷模陶士器,藥石補天聰。衡岳鄰新卜,伊川道已東。傳經知有子,接武大明宮。
奕葉論深契,平生仰大儒。淹留趨絳帳,寂寞奠生芻。忍見摧梁木,悲歌碎玉壺。尺書垂獎意,提耳愧朱愚。
溫溫文定公,至道夙所欽。神超雖緬邈,余英壯儒林。正容閱真翰,默默流至音。不事八法奇,天成寫幽襟。
使君元自錦官來,百丈重尋滟澦回。化閱行年如伯玉,心成全德過王駘。把麾政爾人生富,持橐終期間世才。莫問桃花今老矣,劉郎去后任渠栽。
舊游蘭若盡英才,坐上高談亦壯哉。老去語音雖記憶,眾中容貌各驚猜。津亭夜雨故人少,樽酒燈花鄉信來。茂苑相逢話京洛,柂樓猶喜待春回。
吳興昔王孫,能畫世莫及。觀其二松圖,矯若龍出蟄。蟠根破坤輿,拔萃滃原隰。膠加各軒翥,崱屴相倚立。
都門秋色滿旌旗,祖帳容陪醉御卮。功業特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貝州時。匣中寶劍勝霜鍔,海上仙桃壓露枝。昨日更聞褒詔下,別刊名姓入烝彝。
祖燕催移玉殿班,都人齊向苑傍看,古來少有三師退,天下曾將大器安。綠野春深花更好,石樓夜午月應寒。塵埃抖擻無余事,卻憶磻溪舊釣竿。
一擐黃金甲,征西戰馬驕。十年邊算盡,今日旅魂招。落月孤營掩,酸風去路遙。平生忠烈在,史筆冠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