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稱文章與書同一關紐,所愧辭意恐不稱于書也疊嶂際清江,楓林輝映。潮落波平鏡光靜。六朝興廢,都付漁郎煙艇。
柱石中朝,還不減、汾陽勸考。人盡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書中漸覺群眾疑少。問南枝、消息幾多春,調羹了。
矩步規行范古今,山樵野牧共謳吟。荷衣蘭佩通身是,卻看離騷不入心。
千載爭刳漢賊腸,及觀通鑒似文王。兩間正氣都輸予,猶惜坤中一點黃。
步趨坐立若山河,盛德華夷共詠歌。議論偏頗真可怪,阿瞞高帝彧蕭何。
關睢澤竭自師陘,直到瓜丘爐六經。戶外流蟲爭掩鼻,當年已作鮑魚腥。
葵丘霸氣若虹霓,東略何緣遽不知。宰孔晉侯相遇處,齊桓已作在床尸。
鴛鴻陣陣落南溟,長樂鍾中黑眚行。逐客不愁人鮓甕,荷花落日第含情。
兩鳥相酬聲沸天,治平重新一啼鵑。鴛鸞鷗鷺無棲處,緘口于今三百年。
山河如許但凄涼,恰似新豐太上皇。千古漢高真磊落,片言脫口幸咸陽。
仲尼齒發正強時,夜夜神交似故知。話到子孫郊禘處,幾回對榻共攢眉。
片言不合去何遲,又似當年在楚時。束帛蒲輪無報效,至今天子不迎師。
火來秉節正如山,茀喪何心在世間。身似泥沙心似玉,水中火裹即渾間。
張湯絕似公孫子,一樣奴顏裹禍心。不賴汲生如日月,漢廷誰與破幽陰。
漢武秦皇代有儔,奸人常緩釣魚鉤。公孫不但能牽縱,巧計猶工毒上流。
茂材異等竟無聞,教耨明耕卻有人。能旱能風須記取,漢家元氣太宗仁。
漢朝獨有舒與黯,何物梟心欲食之。六經千載無生氣,斷自齊人作相時。
九里寒威閉六陰,一川風月伴瑤琴。鼓樓巖下人如玉,說與漁郎仔細尋。
炎州草木誠可憐,荔枝六月生蠻煙。瞿聃不出盛明世,星斗一粲黃昏天。憧憧翠蓋下平地,井井絳幘羅群仙。囊封白玉倍晶瑩,手挹甘露加清圓。
山凈晚馀碧,花深秋更紅。向來歌舞地,道德元沖融。委身如蒹葭,不亂魚鳥叢。客至無少長,可人斯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