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八識的詩詞(729首)

    661 《劉公詩》 宋·孔武仲

    原甫吾不識,聞之士大夫。
    少時已絕群。
    卓牽千里駒。
    讀書足智慮,萬卷力有余。

    662 《寄太府丞王能甫》 宋·晁公溯

    君才雄萬夫,少也備文武。
    前年有疆事,假守在淮浦。
    小試三里城,已可因吾圉。
    諸公識獻納,見賢自當舉。

    663 《寧江僑人劉生徽宗時以畫供奉翰林中近過元汝》 宋·晁公溯

    劉生待詔蓬萊宮,和鉛舐墨稱良工。
    自從八駿狩西極,萬里流落巴山中。
    老來摹寫益神妙,指麾草木回春風。
    時將一幅換斗米,千金舊價無由逢。

    664 《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 宋·陳淳

    漳臺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壽飛雙虹。
    壽山左蟠氣蔥蔥,福山右峙狀窿窿。
    中有洞壺出塵蹤,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減杜陵門城東,未數漆園舊崆峒。

    665 《和張純父霜月三首》 宋·陳杰

    天公戲劇高寒上,豈識人間有凜秋。
    八萬四千揮斧手,閒拋玉屑下瓊樓。

    666 《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宋·陳普

    涵涵六合八肱裹,類聚化生何可紀。
    固然兩人陰與陽,大要一個不得已。
    所從無聲亦無臭,所出如彼復如此。
    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蟣。

    667 《行婦怨次李編校韻》 宋·戴表元

    赤城巖邑今窮邊,路傍死者相枕眠。
    惟余婦女收不殺,馬上娉婷多少年。
    蓬頭垢面誰氏子,放聲獨哭哀聞天。
    傳聞門閥甚輝赫,誰家避匿山南巔。

    668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我寓侍郎橋,夜枕聞五德。
    四更即不眠,東望逆曙色。
    南睨三芭閣,千燈破暗黑。
    百八仙林鐘,鼉龍吼其北。
    繄此倚闌人,四海誰我識。
    未能朱晦翁,鄉邦續道脈。

    669 《哭鮑景翔魯齋》 宋·方回

    高年開八袠,細字尚親抄。
    已矣蠅頭筆,誰其鳳觜膠。
    能傳言外意,始識畫前爻。
    此老埋黃壤,紛紛嘆面交。

    670 《送林學正愛梅二首》 宋·方回

    早與梅花歃血盟,歲寒同社保幽貞。
    八詩共識林和靖,一賦誰知宋廣平。
    邂逅老夫傳此本,殷勤今日送君行。
    開元宰相和羹事,鐵石心腸待晚成。

    671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來訪二首》 宋·方回

    年才逾壯早相知,北騎南船幾別離。
    二老皆鄰八旬壽,一生誰賦萬篇詩,特承枉顧元無說。
    獲侍同行識者誰,流水桃花別天地,碧山許到果何時。

    672 《今秋行》 宋·方回

    八月十五夜賞月,樓臺絲管沸金穴。
    百萬珠簾卷嫩涼,茉莉花闌木犀發。
    八月十八日觀潮,幕帟粉黛迎蘭橈。
    雪山沃天雷動地,出沒工旗爭錦標。

    673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宋·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674 《贈徐瓢翁二首》 宋·方回

    六十年前欲冠時,江湖聲價已飚馳。
    四靈在昔三曾識,八袠于今百可期。
    多灘漸驚前輩盡,老懷那許后人知。
    何當琴酒燈窗夜,莫說興亡但說詩。

    675 《贈醫士清溪居士丘通甫》 宋·方回

    乃翁挾藝專淮鄉,使死者生危不亡。
    遠如扁鵲師長桑,又如近世龐安常。
    所交者誰龍虎驤,真李臨淮郭汾陽。
    軍門出入一藥囊,精兵十萬無金瘡。

    676 《送李伯英孟淳,鶴田幼弟,乃步深齋之子》 宋·方回

    八十三歲李鶴田,我兄事之后八年。
    有弟有弟來見我,我亦待之如弟然。
    鶴田鶴田真神仙,讀萬卷書忘蹄筌。
    鉤銀畫鐵筆下字,咳珠唾玉胸中篇。

    677 《題柯德陽埽塵齋》 宋·方回

    堯舜上圣姿,猶以學為事。
    矧伊匪生知,不學知不致。
    可學而不學,是謂自暴棄。
    俯首就佔畢,又患學不至。

    678 《飲興道觀有感五首》 宋·方回

    十萬長松五百年,今其余幾亦堪憐。
    霓旌恍惚剛風外,蕊殿崔嵬劫火前。
    題墨八分吾獨識,藏丹九轉后誰傳。
    山中是事紼非昔,惟見新墳掛紙錢。

    679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680 《送丘子正以能書入都并呈徐容齋閻靖軒盧道集》 宋·方回

    君不見古來五關虎豹守,入仕艱難無不有。
    興能一札秋槐黃,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龍鱗萬萬手,咳唾驪珠萬萬口。
    蓬萊無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 關于八識的詩詞 描寫八識的詩詞 帶有八識的詩詞 包含八識的古詩詞(7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