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全學的詩詞(471首)

    121 《句》 唐·司空圖

    忍事敵災星。
    (以下《困學紀聞》)
    物望傾心久,兇渠破膽頻。
    (《詠房太尉》。

    122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唐·李咸用

    生身便在亂離間,遇柳尋花作麼看。
    老去轉諳無是事,本來何處有多般。
    長憐蠛蠓能隨暖,獨笑梧桐不耐寒。

    123 《送永嘉王令之任二首》 唐·方干

    定擬孜孜化海邊,須判素發侮流年。
    波濤不應雙溪水,分野長如二月天。
    浮客若容開荻地,釣翁應免稅苔田。

    傷懷思念

    124 《過姚監故居(一作經陸補闕故居)》 唐·方干

    不敢要君徵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讜言昨嘆離天聽,新冢今聞入縣圖。
    琴鎖壞窗風自觸,鶴歸喬木月難呼。
    學書弟子何人在,檢點猶逢諫草無。

    125 《贈五牙山人洗修白》 唐·方干

    變通唯在片時間,此事全由一粒丹。
    若取壽長延至易,如嫌地遠縮何難。
    先生闊別能輕舉,弟子才來學不餐。
    篋里生塵是閑藥,外沾猶可救衰殘。

    126 《處州獻盧員外》 唐·方干

    才下軺車即歲豐,方知盛德與天通。
    清聲漸出寰瀛外,喜氣全歸教化中。
    落地遺金終日在,經年滯獄當時空。
    直緣后學無功業,不慮文翁不至公。

    127 《中秋》 唐·鄭谷

    清香聞曉蓮,水國雨馀天。
    天氣正得所,客心剛悄然。
    亂兵何日息,故老幾人全。
    此際難消遣,從來未學禪。

    128 《僧院松》 唐·曹松

    此木韻彌全,秋霄學瑟弦。
    空知百馀尺,未定幾多年。
    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堅。
    何當拋一干,作蓋道場前。

    129 《白角簟》 唐·曹松

    角簟工夫已到頭,夏來全占滿床秋。
    若言保惜歸華屋,只合封題寄列侯。
    學卷曉冰長怕綻,解鋪寒水不教流。
    蒲桃錦是瀟湘底,曾得王孫價倍酬。

    130 《小兒詩》 唐·路德延

    情態任天然,桃紅兩頰鮮。
    乍行人共看,初語客多憐。
    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
    長頭才覆額,分角漸垂肩。

    131 《龍池春草》 唐·李洞

    龍池清禁里,芳草傍池春。
    旋長方遮岸,全生不染塵。
    和風輕動色,湛露靜流津。
    淺得承天步,深疑繞御輪。
    魚尋倒影沒,花帶濕光新。
    肯學長河畔,綿綿思遠人。

    132 《句》 唐·李建勛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
    (見《南唐近事》)
    粟多未必全為計,師老須防有伏兵。
    (《寄馮延魯使閩》)
    遍尋云壑重題石,欲下山門更倚松。
    (《留別鐘山》,見《吟窗雜錄》)

    唐詩三百首應制

    133 《僻居酬友人》 唐·伍喬

    僻居雖愛近林泉,幽徑閑居碧蘚連。
    向竹掩扉隨鶴息,就溪安石學僧禪。
    古琴帶月音聲亮,山果經霜氣味全,多謝故交憐樸野,隔云時復寄佳篇。

    134 《正初和鄂州邊郎中見寄》 唐·徐鉉

    潦倒含香客,凄涼賦鵩人。
    未能全卷舌,終擬學垂綸。
    故友暌離久,音書問訊頻。
    相思俱老大,又見一年新。

    135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36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137 《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時量移湖州長史)》 唐·皎然

    君家雙美姬,善歌工箏人莫知。
    軋用蜀竹弦楚絲,清哇宛轉聲相隨。
    夜靜酒闌佳月前,高張水引何淵淵。

    138 《花石長枕歌答章居士贈》 唐·皎然

    楚山有石郢人琢,琢成長枕知是玉。
    全疑冰片坐恐銷,間發花叢驚不足。
    贈予比之金瑯玕,瓊花爛熳浮席端。

    139 《自詠二首》 唐·徐靈府

    寂寂凝神太極初,無心應物等空虛。
    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識真人只是渠。
    學道全真在此生,何須待死更求生。
    今生不了無生理,縱復生知那處生。

    140 《題鴻都觀》 唐·杜光庭

    亡吳霸越已功全,深隱云林始學仙。
    鸞鶴自飄三蜀駕,波濤猶憶五湖船。
    雙溪夜月明寒玉,眾嶺秋空斂翠煙。
    也有扁舟歸去興,故鄉東望思悠然。

    春天寫雪喜悅

    * 關于全學的詩詞 描寫全學的詩詞 帶有全學的詩詞 包含全學的古詩詞(4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