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入調的詩詞(821首)

    221 《失調名》 宋·無名氏

    入到春來轉見愁。

    222 《失調名》 宋·無名氏

    酒入柔腸似淚流。

    223 《失調名》 宋·無名氏

    曾教入夜月添白。

    224 《歸朝歡·才鼓虞弦薰早入》 宋·無名氏

    才鼓虞弦薰早入。
    昴日三分今恰一。
    清和時節天氣佳,綠樹鶯簧巧調律。
    祥云舒好色。

    225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 宋·梅堯臣

    良驥不必大,騰羈已超邁。
    良弓不待寒,調弦自勁快。
    宣城古大邑,聽訟易聾聵。
    君能抉其塞,宰與民共賴。

    226 《依韻解中道如晦調》 宋·梅堯臣

    二君嗜學者,不啻食飲貪。
    所得才半語,已實猶雙南。
    推予當獨步,幸勿辭再三。
    可因憤悱發,莫為頑鄙談。

    227 《偶成古調十六韻上呈判府兼贈劉興州》 宋·陳與義

    稽首蘇耽仙,乘云去無跡。
    尚留橘井在,與世除狂疾。
    誰能不飲此,識味亦可錄。
    坐令鄭玄牛,亦抱荊山玉。

    228 《送潛同年調官歸》 宋·洪咨夔

    以君一年長,為我異姓兄。
    衡從玄圃玉,出入武庫兵。
    急手搏蒼兕,雋氣鞭長鯨。
    議論到千古,慷慨吐不平。

    229 《送石士志推官赴調》 宋·洪咨夔

    石友抱奇璞,朅來掾吾邦。
    昂然凌霄姿,莒鼎獨力扛。
    入幕有此士,諸人亮難雙。
    決事風赴谷,哦詩雨翻江。

    230 《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二》 南北朝·庾信

    運平后親之俗。
    時亂先疎之雄。
    踰桂林而驅象。
    濟弱水而承鴻。

    231 《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 宋·韓元吉

    后生仰前輩,今世思古人。
    豈得歲月久,所懷風俗淳。
    昔我家閩中,龜山實其鄰。
    出門尚群盜,欲往志不伸。

    232 《送李子永赴調改秩》 宋·韓元吉

    逸驥騫騰十二閑,追風那復駐轅間。
    向來官況誠留滯,此去詩情記往還。
    會譚未妨更美秩,趣班聊喜近天顏。
    割雞莫費千牛刃,奏賦金門入道山。

    233 《滿江紅·滿江紅舊調用仄韻》 宋·姜夔

    滿江紅舊調用仄韻,多不協律。
    如末句云「無心撲」三字,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協音律。
    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

    234 《依韻和張文裕龍圖加執政入東西府詩》 宋·王珪

    微生巾褐本蒿萊,叨遇優賢府第開。
    云繞連甍依象闕,玉調清管下鈞臺。
    幾年憶共鹓鴻侶,今日慚非住石材,莫訝門庭光采盛,金輿親屈至尊來。

    235 《送鮮于大任入成都幕》 宋·張栻

    虜馬昔飲江,扁舟憶同騖。
    翁方為國謀,客以名義故。
    安危匪前料,得失渠異趣。
    淮壖渺風雪,王中有程度。

    236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我不望汝,勛業濟時。
    縱得入侍,朝夕論思。
    欲供子職,何如在茲。
    人能盡孝,忠豈遠而。

    237 《拙偈調偃溪上人》 宋·鄭清之

    昌黎先生入山裹,大顛牢把數珠子。
    松下經函著凈瓶,昭管習之翻卻水。
    丞郎滿檐江西禪,行行勘辨撩天鼻。
    偃溪爛嚼雪窗紙,換卻舌頭別參起。

    238 《次韻調甘內掾》 宋·王邁

    韓掾才情妙,吟成苦夜長。
    歌殘如意鐵,夢斷合歡床。
    鼓瑟湘云暖,吹笙嶺月涼。
    舊時雙燕子,飛入謝家堂。

    239 《無調名 與丹陽》 元·王哲

    栗與芋,芋與栗。
    兩般滋味休教失。
    性與命,命與性。
    兩般出入通賢圣。
    都要知。
    都要知。
    便是長生固*時。
    休想瑤臺并閬苑,六家珍寶出天

    240 《無調名 誓丹陽》 元·王哲

    子孫入道,七祖出離地獄。
    子孫得道,九祖生天。
    如退道,累祖先。

    * 關于入調的詩詞 描寫入調的詩詞 帶有入調的詩詞 包含入調的古詩詞(8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