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和尚鐵竹歌,十圣三賢不奈何。九節玲瓏通法界,不由邊筍自嘍羅。從百練,已經磨,能障狂風止海波。
寒肩自高,饑眼較大。烏藤瘦握拳,曲木默據座。無言而獨靈,有唱而誰和。秋摩水色兮清絕瘢痕,春入華枝兮妙亡程課。
寒雪一顛,秋云半肩。淵默曲木,月行霽天。轉功能就位,借伴還入廛。機用也離虛坎實,變通也坤斷乾連。
袈娑在肩,柱杖入握。未動六爻,全提一著。分身是處相隨,當面不須諱卻。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細路如蛇盤,山根復山巔。振衣上千仞,頓覺天地寬。四山朗開豁,斜陽淡平川。溪淺不可舟,橋斷衣可搴。
鉅宋中興日,全閩極治年。保厘須碩德,鎮撫賴真賢。燕寢何曾逸,儒宮最所先。上丁將蕆事,仲月乃修虔。
乾坤中空繞滄溟,千奇百怪斗露形。鯨鯢黿鼉突相撐,蚶蜃蚌蛤角介獰。是中有物入眼生,羊腸蟻垤紛縱橫。入口小辛美且清,薦酒百盞壺更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