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入耳的詩詞(916首)
461
《題遺直軒》 宋·余淳禮
二蘇翰墨仙,同謫百蠻里。
時有田舍翁,結茅住行李。
爾來三十年,聞名輒掩耳。
天定能勝入,稍復蒙料理。
462
《疏山》 宋·俞鼐
路入千巖紫翠深,溪山好向夢中尋。
松風洗凈笙歌耳,泉石挽回花柳心。
曲水流觴追禊事,茂林修竹是出陰。
蘭亭舊墨空磨滅。
俛仰人間成古今。
463
《蠅》 明·張維
呼朋引類競紛然,入我房櫳擾晝眠。
鼓翼有聲喧耳畔,側身無賴簇眉邊。
頻驚栩栩南柯興,始信營營止棘篇。
揮汗未能操詠筆,任他長劍逐堂前。
464
《慶元四年五月再游》 宋·趙公碩
舊時曾此覓仙緣,一別于今四十年。
白發重來嗟老矣,青山九鎖故依然。
肩輿直入松閒路,洗耳還聽澗底泉。
幽興未闌吟未就,半峰斜日下平川。
465
《陳老畫牛》 宋·趙汝績
老融棄發逃于禪,胸藏丘壑身林泉。
時拈寸草幻墨汁,慘淡咫尺生風煙。
尤工畫牛古絕比,不特形似真神全。
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詩猶傳。
466
《與同年陳公過山亭》 宋·趙汝暖
青苔滿地護階陰,塵俗曾無半點侵。
林鳥避人穿谷去,野猿尋果出云深。
千竿翠竹依簾立,一對黃鸝入樹吟。
晝靜風清詩思罷,憑闌傾耳聽松琴。
468
《天馬行應制作》 元·周伯琦
飛龍在天今十祀,重譯來庭無遠邇。
川珍岳貢皆貞符,神駒躍出西洼水。
拂郎蕞爾不敢留,使行四載數萬里。
乘輿清暑灤河宮,宰臣奏進閶闔里。
470
《雷殿畫壁》 明·鄧韨
藝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
筆端具天人,難以茫昧擬。
致道古仙都,山水麗清美。
雷宮設像畫,種種盡其技。
472
《哭先師樗隱先生》 明·管訥
先生姓劉,名儼,字敬思,錢塘人。
痛哭劉夫子,如今隔九泉。
感恩惟我在,卓行許誰宣。
漢向猶今系,梁訏復后賢。
473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474
《王彥舉聽雨軒》 明·黃哲
輞川給事才且奇,自我相親童冠時。
高談甚愛風雨夕,世上閑愁都不知。
幾回共酌東軒里,正值蕭蕭滿人耳。
當窗滌筆寫《黃庭》,涼聲散落鵝池水。
475
《發齊安偶成》 明·瞿汝稷
匣我龍唇琴,勿復奏流徵。
要眇諧宿襟,不入郢人耳。
念此中徘徊,抑按從下里。
嘈聚樵牧,眾愜心自鄙。
回軫謝群聽,拂弦返吾始。
河魚云際鶴,曠世尚知己。
¤
476
《予生》 明·劉溥
予生鄙性嗜奇古,北走青徐南走楚。
千金不惜買干將,寶匣騰光快先睹。
龍文星彩瑩深秀,結綠青萍何足數。
河漢常時失斗牛,雷電中宵吼風雨。
478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480
《劉母七十封安人再慶詩》 明·羅玘
贛灘二十四至此,舟人落帆趨入市。
木鐸道人呼凈街,白頭病嫗出呼豕。
掃除如砥到縣門,五步十步一結綺。
舟人眼眩腳顫掉,屏立背面人如蟻。
* 關于入耳的詩詞 描寫入耳的詩詞 帶有入耳的詩詞 包含入耳的古詩詞(9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