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入耳的詩詞(916首)

    321 《長亭怨慢》 宋·周密

    齋、西安令翁浩堂、郡博士洪恕齋,一時名流星聚,見為奇事。
    倅居據龜阜,下瞰萬室,外環四山,先子作堂曰嘯詠。
    撮登覽要,蜿蜒入后圃。
    梅清竹癯,虧蔽風月,后俯官河,相望一水,則小蓬萊在焉。

    322 《酹江月(題永平監前劉氏小樓)》 宋·黎廷瑞

    遠山如簇,對樓前、濃抹淡妝新翠。
    應是西湖湖上景,移過江南千里。
    舊日春光,重歸楊柳,苒苒黃金縷。
    市聲分付,畫橋之外流水。

    宋詞精選思念

    323 《浪淘沙(題許由擲瓢手卷)》 宋·張炎

    拂袖入山阿。
    深隱松蘿。
    掬流洗耳厭塵多。
    石上一般清意味,不羨漁蓑。
    日月靜中過。
    俗□消磨。
    風瓢分付與清波。
    卻笑唐求因底事,無奈詩何。

    324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蘭亭當日事。
    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賢畢至。
    湍急清流相映帶,旁引流觴曲水。
    但暢敘、幽情而已。

    325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326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杏花春晚散馀芳、著處縈簾穿箔。
    喚起幽人明月夜,步月褰衣行樂。
    置酒花前,清香爭發,雪挽長條落。
    山城薄酒,共君一笑同酌。

    327 《十二時》 宋·彭耜

    素馨花、在枝無幾。
    秋入闌干十二。
    那茉莉、如今已矣。
    只有蘭英菊蕊。

    328 《十二時》 宋·彭耜

    素馨花、在枝無幾。
    秋入闌干十二。
    那茉莉、如今已矣。
    只有蘭英菊蕊。

    329 《渡江云(和清真)》 宋·蕭元之

    流蘇垂翠幰,高低一色,紅紫等泥少。
    香山居士老,柳枝桃葉,飛梗屬誰家。
    好音過耳,任啼烏、怨入芳華。
    心情懶,筆床吟卷,醉墨戲翻鴉。

    330 《拜星月慢(祠壁宮姬控弦可念)》 宋·彭泰翁

    霧罥觚棱,塵侵團扇,恨滿哀彈倦理。
    控雨籠云,共閑情孤倚。
    斂娥黛、怕似流鶯歷歷,惹得玉鎖瓊碎。
    可惜闌干,但苔花沈穗。

    331 《圈虎行》 清·黃景仁

    都門歲首陳百技,魚龍怪獸罕不備;
    何物市上游手兒,役使山君作兒戲。
    初舁虎圈來廣場,傾城觀者如堵墻;
    四周立柵牽虎出,毛拳耳戢氣不揚。

    地方詠史懷古感慨

    332 《狼三則》 清·蒲松齡

    其一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里。
    屠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又從之。
    屠無計,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早取之。

    初中文言文寫狼哲理寓言故事

    333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詠物贊美品格

    334 《記承天寺夜游/記承天夜游》 宋·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初中文言文紀游寫景感嘆人生

    335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336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兩漢·劉向 撰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哲理故事

    337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338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339 《鴻門宴》 兩漢·司馬遷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340 《寡人之于國也》 先秦·孟子弟子錄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高中文言文治國哲理

    * 關于入耳的詩詞 描寫入耳的詩詞 帶有入耳的詩詞 包含入耳的古詩詞(9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