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入格的詩詞(221首)
10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03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104
《折紅梅·喜冰澌初泮》 宋·吳感
喜冰澌初泮,微和漸入、東郊時節。
春消息,夜來頓覺,紅梅數枝爭發。
玉溪仙館,不是個、尋常標格。
化工別與、一種風情,似勻點胭脂,染成香雪。
106
《曹將軍》 宋·安如山
將軍精悍姿,齒齒碎鐵石。
在昔童稚中,但聞飽經術。
縱橫騁柔翰,丹雘間金碧。
有司塞明詔,敝邑屈詞伯。
107
《掩扉》 宋·蔡權
院靜秋深晝掩扉,倦游園圃坐忘歸。
休驚白發催顏瘦,且看黃鸝繞樹飛。
翠竹受風生遠韻,碧梧竟夕含清暉。
此間標格誰能會,唯有孤星入少微。
108
《彗星》 宋·戴埴
紹定壬辰閏九月,已酉之夜彗星出。
清臺奏御,正衙避席。
太官減膳羞,瞽宗徹音樂。
雞竿肆眚出囚系,龍扆責躬求讜直。
109
《仙都山》 宋·丁宣
世上洞天三十六,縉云第二十九區。
古木參天架云屋,總真靈跡號仙都。
獨峰壁立三千尺,凌空聳翠屹然孤。
仰瞻絕頂煙嵐際,曾開菡萏名鼎湖。
110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111
《詠豫章蕉葉素扇》 宋·鞏豐
寶月乘鸞空復情,頗嫌攜重愛攜輕。
犀皮赤柄終傷俗,細骨洪蕉竟入清。
格調不殊蒲處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饒空賦桐花鳳,絢麗虛成畫史名。
113
《挽仁宗皇帝詞》 宋·金君卿
優賢從諫致時雍,舜目堯眉儼睟容。
靈算格天齊睿考,瑞元開筴倍神宗。
夢回彩仗歸霓闕,愁入宮聲咽暮鐘。
臣子訴號空殞血,鼎湖無路許攀龍。
114
《偈頌八首》 宋·釋宗印
多子塔前,風行草偃。
育王門一,正令重行。
掀翻舊日規模,從教佛祖乞命。
不是第一句,亦非格外機。
寸釘才入木,遍界火星飛。
115
《賀雨》 宋·員興宗
歲若大旱作霖雨,禱而雨兮旱不苦。
誠之一字與天參,往古圣賢珍此語。
歲星在蜀二十年,觸處豐登多黍稌。
世不少惜蹂踐之,枉使寶稼葉如土。
116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117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118
《勸孝》 宋·趙與泌
三復蓼莪思二親,親恩天地無比倫。
生我鞠我長育我,出入腹我何艱辛。
為人這子欲報德,吳天于我心罔極。
順承猶恐莫酬恩,況敢忘恩為悖逆。
119
《白云海》 明·瞿榮智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護山之心。
有時隨龍去東海,倏焉永宇團秋陰。
英英不來入我牖,直上璇霄掩箕斗。
或貫日色流玉虹,或漏雷聲墮天狗。
120
《題畫》 明·劉溥
荻花吹雪江風冷,江上微云淡山影。
誰將水墨染生綃,一片江南晚秋景。
人家住近紅葉村,紅葉照水如春源。
問津有客遠相訪,童子候迎先掃門。
* 關于入格的詩詞 描寫入格的詩詞 帶有入格的詩詞 包含入格的古詩詞(2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