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入柳的詩詞(1820首)

    21 《行湘潭道》 宋·李曾伯

    古驛湘潭道,只家松竹林。
    山連梅外遠,春入柳邊深。
    征騎雖欣霽,耕犁久望陰。
    貂裘嗟已敝,猶怯老寒侵。

    22 《辱井》 宋·項安世

    寺前蔬圃是臺城,寺后寒泉入柳營。
    玉甃多年無舊物,銀瓶終日有哀聲。
    游童走卒爭嗤點,弱水貧泉共姓名。
    不似冶城三尺吐,鍾山回首鑲崢嶸。

    23 《僧舍偶成》 宋·葉茵

    枝頭紅白亂飄零,又同風光入柳汀。
    自笑半生成草草,不知雙鬢已星星。
    貪吟為有詩磨勘,戒飲從教酒勒停。
    旋學禪床諸衲子,蒙頭相對一函經。

    24 《春溪二首》 宋·艾性夫

    雨香云嫩散朝暉,細草初肥綠滿溪。
    無數落花鶯背上,避人帶入柳陰啼。

    25 《潁昌西湖泛舟》 宋·楊時

    扁舟乘興漫追尋,路轉河回入柳陰。
    拂面落花春事盡,避人幽鳥野情深。
    漸無健思供吟筆,賴有寒光映客心。
    日暮倚風歸棹急,一鉤新月掛瑤岑。

    26 《雜曲歌辭·入破第二》 唐·佚名

    長安二月柳依依,西出流沙路漸微。
    閼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邊驛使稀。

    27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盧貞

    一樹依依在永豐,兩枝飛去杳無蹤。
    玉皇曾采人間曲,應逐歌聲入九重。

    28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韓琮

    梁苑隋堤事已空,萬條猶舞舊春風。
    那堪更想千年后,誰見楊花入漢宮。

    寫景寺廟

    29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皇甫松

    春入行宮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煙絲。
    如今柳向空城綠,玉笛何人更把吹。
    爛熳春歸水國時,吳王宮殿柳垂絲。
    黃鶯長叫空閨畔,西子無因更得知。

    30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孫魴

    靈和風暖太昌春,舞線搖絲向昔人。
    何似曉來江雨后,一行如畫隔遙津。
    彭澤初栽五樹時,只應閑看一枝枝。
    不知天意風流處,要與佳人學畫眉。

    31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薛能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
    誰風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
    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32 《和衛尉寺柳》 唐·杜之松

    漢將本屯營,遼河有戍城。
    大夫曾取姓,先生亦得名。
    高枝拂遠雁,疏影度遙星。
    不辭攀折苦,為入管弦聲。

    33 《送二兄入蜀》 唐·盧照鄰

    關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顧憐無聲。

    送別親情

    34 《餞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 唐·張九齡

    元僚行上計,舉餞出林丘。
    忽望題輿遠,空思解榻游。
    別筵鋪柳岸,征棹倚蘆洲。
    獨嘆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35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唐·駱賓王

    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干。
    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
    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
    不學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送別俠客

    36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應制》 唐·張說

    上陽柳色喚春歸,臨渭桃花拂水飛。
    總為朝廷巡幸去,頓教京洛少光輝。
    昨從分陜山南口,馳道依依漸花柳。

    37 《送潘三入京》 唐·周瑀

    故人嗟此別,相送出煙坰.柳色分官路,荷香入水亭。
    離歌未盡曲,酌酒共忘形。
    把手河橋上,孤山日暮青。

    38 《汴堤柳(一本作題河邊枯柳)》 唐·王泠然

    隋家天子憶揚州,厭坐深宮傍海游。
    穿地鑿山開御路,鳴笳疊鼓泛清流。
    流從鞏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種官柳。

    39 《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俠少類,作盧象《雜詩》)》 唐·王維

    朱紱誰家子,無乃金張孫。
    驪駒從白馬,出入銅龍門。
    問爾何功德,多承明主恩。
    斗雞平樂館,射雉上林園。

    40 《輞川集·柳浪》 唐·王維

    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漪。
    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

    * 關于入柳的詩詞 描寫入柳的詩詞 帶有入柳的詩詞 包含入柳的古詩詞(18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