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免逢的詩詞(235首)

    61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62 《早行》 唐·熊皎

    結束何妨早,將行四顧頻。
    山前猶見月,陌上未逢人。
    遠樹動宿鳥,危橋怯病身。
    漸明恒自慰,應免復迷津。

    63 《秋夜月·當初聚散》 宋·柳永

    當初聚散。
    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
    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

    宴會重逢愛情

    64 《念奴嬌》 宋·朱敦儒

    老來可喜,是歷遍人間,諳知物外。
    看透虛空,將恨海愁山,一時挼碎。
    免被花迷,不為酒困,到處惺惺地。
    飽來覓睡,睡起逢場作戲。

    65 《臨江仙》 宋·范成大

    萬事灰心猶薄宦,塵埃未免勞形。
    故人相見似河清。
    恰逢梅柳動,高興逐春生。
    卜晝匆匆還卜夜,仍須月墮河傾。
    明年我去白鷗盟。
    金閨三玉樹,好問紫霄程。

    秋天離別

    66 《哨遍(秋水觀)》 宋·辛棄疾

    蝸角斗爭,左觸右蠻,一戰連千里。
    君試思、方寸此心微。
    總虛空、并包無際。
    喻此理。

    67 《沁園春(和伍子嚴避暑二首)》 宋·趙師俠

    雨接梅霖,風祛槐暑,麥天已秋。
    正榴燃紅炬,枝頭色艷,荷翻綠蓋,池面香浮。
    心景俱清,身名何有,且向忙中早轉頭。
    塵勞事,枉朝思夕計,細慮深謀。

    68 《轉調二郎神(五和)》 宋·劉克莊

    人言官冗,老病底、法當先省。
    況行則蹣跚,立時跛倚,幸免做他兩省侍立官號小兩省。
    客怕逢迎書慵答,得省處、而今姑省。
    笑落盡桃花,仆家夢得,重來郎省。

    69 《撒金錢》 宋·袁綯

    頻瞻禮。
    喜升平、又逢元宵佳致。
    鰲山高聳翠。
    對端門、珠璣交制。

    70 《黃鶴引》 宋·方資

    予生浙東,世業農。
    總角失所天,稍從里闬儒者游。
    年十八,婺以充貢。
    凡八至禮部,始得一青衫。

    宋詞精選離別惜別友情

    71 《黃鶴引》 宋·方資

    予生浙東,世業農。
    總角失所天,稍從里闬儒者游。
    年十八,婺以充貢。
    凡八至禮部,始得一青衫。

    柳樹留戀感懷時光

    72 《玉帶生歌并序》 清·朱彝尊

    玉帶生,文信國所遺硯也。
    予見之吳下,既摹其銘而裝池之,且為之歌曰:玉帶生,吾語汝:汝產自端州,汝來自橫浦。
    幸免事降表,僉名謝道清,亦不識大都承旨趙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詠物寫花品格

    73 《送頓起》 宋·蘇軾

    客路相逢難,為樂常不足。
    臨行挽衫袖,更嘗折殘菊。
    酒闌不忍去,共接一寸燭。
    留君終無窮,歸駕不免促。

    離別感嘆人生友情

    74 《論盛孝章書/與曹公論盛孝章書》 魏晉·孔融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為始滿,融又過二。
    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

    哲理故事

    75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76 《瀧岡阡表》 宋·歐陽修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
    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

    古文觀止寫人父母

    77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78 《胠篋》 先秦·莊周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
    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圣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闔四竟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

    觀點

    79 《哀江南賦序》 南北朝·庾信

    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
    余乃竄身荒谷,公私涂炭。
    華陽奔命,有去無歸。
    中興道銷,窮于甲戌。

    歷史抒情

    80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 關于免逢的詩詞 描寫免逢的詩詞 帶有免逢的詩詞 包含免逢的古詩詞(2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