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光針的詩詞(116首)

    61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62 《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 宋·范成大

    斗野豐年屢,吳臺樂事并
    燈市蚤投瓊,酒壚先疊鼓。
    價喜膏油賤,祥占雨雪晴。
    篔簹仙子洞,菡萏化人城。

    63 《新津道中》 宋·范成大

    雨後郊原凈,村村各好音。
    宿云浮竹色,清溜走榿陰。
    曲沼擎青蓋,新畦藝綠針。
    江天空闊處,不受暑光侵。

    64 《次韻公辟聞角有感》 宋·秦觀

    一聽胡笳動越吟,聲潛地底氣逾深。
    千宮月色單于曲,萬里天光魏闕心。
    秉燭何人猶把盞,挑燈有女正穿針。
    早寒時節黃昏後,更逐西風應遠砧。

    65 《題陳叔虎繡梅花扇》 宋·楊萬里

    掯下生寒影,針端即化工。
    冰痕將雪點,不受燭光融。

    66 《寄題南城吳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倉》 宋·楊萬里

    有虞有宋雙重華,兩圣一心民一家。
    綠針剌水農事起,重華愁早從此始。
    黃云登場萬寶秋,重華對天失卻愁。
    二十八年臨玉座,太半光陰愁里過。

    67 《晚宿小羅田四首》 宋·楊萬里

    青林化作萬黃金,落日光寒色卻深。
    仰看松梢數松子,不妨更與數松針。

    68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69 《己卯歲除》 宋·文天祥

    歲除破衣裳,夜半刺針線。
    游子長夜思,佳人不可見。
    草枯稚驢吼,燈暗饑鼠現。
    深室閉星斗,輕裘臥風霰。

    70 《了觀師繡觀音贊》 宋·黃庭堅

    六合內外,若有不觀音處。
    則此絲縷,不能堅固。
    橫此三十二應,共此一光明聚。
    了觀觀音,自知金針落處。
    知落處,女媧補天夜夜雨。

    71 《喜遷鶯·厭離塵垢》 宋·無名氏

    厭離塵垢。
    便志樂虛閑,清凈為友。
    劍掛寒光,兵安云將,戰勝五行之寇。
    收得洞玄靈寶,跳出陰陽之殼。

    72 《依韻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懷見寄二章》 宋·梅堯臣

    浴堂深殿近皇居,秋夕詞臣直宿初。
    宮女穿針爭落月,官奴持獨看殘書。
    萬家乞巧心無盡,斜漢飛光望有余。
    枕上江山夢猶熟,五更風雨過簾疏。

    73 《積善堂》 宋·晁說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昭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茲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74 《翡翠》 宋·文同

    清晨有珍禽,翩翩下魚梁。
    其形不盈握,毛羽鮮且光。
    天人裁碧霞,為爾縫衣裳。
    晶熒炫我目,非世之青黃。

    75 《和關彥遠雪》 宋·晁補之

    春雨翻成雪,朝壚未覺炎。
    拂檐驚乍響,綴袖喜初沾。
    庭薄寧堪跡,空繁詎可瞻。
    正憐風共起,終恨雨同漸。

    76 《念奴嬌·并肩樓上》 宋·劉過

    并肩樓上,小闌干、猶記年時憑處。
    百歲光陰彈指過,消得幾番寒暑。
    鵲去橋空,燕飛釵在,不見穿針女。
    老懷凄斷,夜涼知共誰訴。

    77 《食蠣房》 宋·劉子翚

    蠣房生海堧,堅頑宛如石。
    其中儲可欲,雖固必生隙。
    嵌嵒各包藏,碨{左石右亞}相附積。
    終逢霹靂手,妙若啟扃鐍。

    78 《陪昆山邑游慧聚寺詩》 宋·朱翌

    日暗蒲針綠,風回柳影圓。
    好山如有舊,勝事頗相牽。
    紺宇欣留屐,炎官快著鞭。
    神工盤岌頁,妙手活蜿蜒。

    79 《艾師行,贈黃中子》 元·楊維楨

    艾師艾師古中黃,肘有補注明堂方。
    籠有岐伯神針之海草,篋有軒轅洪爐之燧光。
    針窠數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銅人孔竅徒紛厖。
    三椎之下穴一雙,二豎據穴名膏肓。

    80 《醫師行,贈袁煉師》 元·楊維楨

    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每歲考校月之二日為嘉平。
    至今華陽有仙會,會則鬼獸叫嘯丹光明。
    上帝又閔其人之枉死,必生仙醫有如貞白者,代居山中救愚氓。
    自從貞白上仙去,杏林剪伐橘井夷溝坑。

    * 關于光針的詩詞 描寫光針的詩詞 帶有光針的詩詞 包含光針的古詩詞(1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