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膚圓光致致,白羅繡屟紅托里。南朝天子欠風流,卻重金蓮輕綠齒。
肅徒歌伐木,騖楫漾輕舟。靡迤隨回水,潺湲溯淺流。煙沙分兩岸,露島夾雙洲。古樹連云密,交峰入浪浮。
詠史懷古
七月調神麹,三春釀綠醽。雕鐫荊玉盞,烘透內丘瓶。試滴盤心露,疑添案上螢。滿尊凝止水,祝地落繁星。
櫪上病驄啼褭褭,江邊廢宅路迢迢。自經梅雨長垂耳,乍食菰蔣欲折腰。金絡頭銜光未滅,玉花衫色瘦來燋。
蕭關新復舊山川,古戍秦原景象鮮。戎虜乞降歸惠化,皇威漸被懾腥膻。穹廬遠戍煙塵滅,神武光揚竹帛傳。左衽盡知歌帝澤,從茲不更備三邊。
相思
行看臘破好年光,萬壽南山對未央。黠戛可汗修職貢,文思天子復河湟。應須日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吉甫裁詩歌盛業,一篇江漢美宣王。
篆書樸,隸書俗,草圣貴在無羈束。江南有僧名z6光,紫毫一管能顛狂。人家好壁試揮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掛卻朝冠披鶴氅,羽人相伴恣遨游。忽因風月思茅嶺,便挈琴樽上葉舟。野寺宿時魂夢冷,海門吟處水云秋。華陽洞府年光永,莫向仙鄉擬駐留。
名下固無虛,敖曹貌嚴毅。洞達見空王,圓融入佛地。 ——張希復一言當要害,忽忽醒諸醉。
鵬翼垂空,笑人世,蒼然無物。又還向、九重深處,玉階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
寫人贊頌抒懷述志
難老一杯春酒美,主人玉鑒清秋。九華山下共追游。朝來多爽氣,都向筆端收。臺閣功名歸去好,便應袞袞公侯。未妨含笑看吳鉤。當年佳夢日,和氣瑞光浮。
涼生秋早,正梧桐院落,風清月白。簾卷香凝人笑喜,應是瀛洲仙謫。云繞畫梁,花明彩服,中有人華發。恩袍藍綠,高年況已逾百。
芰荷香雨初收,竹風槐日涼清曉。年年祝壽,今年不比,常年時候。教子收功,五云金殿,初承親詔。早臚傳三日,壽稱千歲,多應是、如公少。
奇險天都著,遙觀亦有緣。大雄無與并,蒼渾莫之先。倏忽陰晴異,逡巡起伏遷。云騰致雨氣,水瀉在山泉。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傳。
我來挈挈倦塵沙,下馬無心更憶家。不怨客中逢熟食,只知玉里是生涯。花邊頓覺春光老,柳外還驚日腳斜。甚欲與君尋勝去,何妨著腳到陽華。
陽華妙處吾能說,泉響風搖環佩聲。定是山靈嫌俗駕,電光制過雨如傾。
人生足清閑,天下第一福。惜哉聲與利,舉世方逐逐。君子耀軒裳。小人腴口腹。
琳官何岧峣,爽氣凌青蒼。中有古檜樹,傳植自蕭梁。歲遠四樹存,如斗酌天漿。東株聳而老,慶歷補其亡。
時光疾箭催人老,先后恩榮世間少。雖然私第保余年,每日心懸侍天表。
云居山高三萬尺,下插瀏江上撞日。柳下和風百世師,有孫避地來筑室。奕葉隱居三百年,栽桃種杏今滿川。當家相傅一破硯,此外文字九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