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光毫的詩詞(455首)

    121 《摸魚兒(寓澄江,喜魏叔皋至)》 宋·張炎

    想西湖、段橋疏樹。
    梅花多是風雨。
    如今見說閑云散,煙水少逢鷗鷺。
    歸未許。

    宋詞三百首婉約懷古

    122 《漁家傲》 宋·凈端

    七寶池中堪下釣。
    八功德水煙波渺。
    池底金沙齊布了。
    羨魚鳥。
    周回旋繞為階道。
    白鶴孔雀鸚鵡噪。
    彌陀接引毫光照。
    不是修行何得到。
    一般好。
    西方凈土無煩惱。

    123 《漁家傲》 宋·鄒浩

    慧眼舒光無不見。
    塵中一一藏經卷。
    聞說大千攤已遍。
    門方便。
    法輪盡向毫端轉。
    月掛燭籠知再見。
    西方可履休回盼。
    要與老岑同掣電。
    酬所愿。
    欣逢十二觀音面。

    124 《聲聲慢》 宋·張閣

    長天霞散,遠浦潮平,危闌注目江皋。
    長記年年榮遇,同是今朝。
    金鑾兩回命相,對清光、頻許揮毫。
    雍容久,正茶杯初賜,香袖時飄。

    125 《水龍吟(秋壽太守)》 宋·曾惇

    去年看月詩成,援毫曾寄鄞江守。
    流傳樂府,慚非賓客,竹枝楊柳。
    今歲江樓載勤歌扇,青蛾應奏。
    況鈴齊初駐,涼生燕寢,有香霧凝清書。

    126 《菩薩蠻》 宋·林淳

    鵝谿凈稱煙籠月。
    澄心白稱光浮雪。
    凈白兩俱宜。
    天然濃淡枝。
    花光神意遠。
    吮墨含毫淺。
    依約有香來。
    春風隨手開。

    127 《滿江紅》 宋·林正大

    袞袞諸公,嗟獨冷、先生宦薄。
    夸甲第、紛紛梁肉,謾甘寥寞。
    道出羲皇知有用,才過屈宋人誰若。
    剩得錢、沽酒兩忘形,更酬酢。

    128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廬山幾千仞,屹立并長江。
    楊瀾左里,洪濤巨浪日春撞。
    風止雪消冰凈,相與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巖壑響松檜,巨石激流淙。

    祈禱憂國憂民

    129 《減字木蘭花(贈草書顛)》 宋·趙福元

    吮媒弄筆。
    草圣寰中君第一。
    電腳搖光。
    驟雨旋風聲滿堂。
    毫厘巧辨。
    喚起羲之當北面。
    醉眼摩娑。
    錯認書顛作酒顛。

    豪放中秋月亮思鄉

    130 《丹鳳吟》 宋·楊澤民

    荏苒秋光虛度,玩月池臺,登高樓閣。
    風傳霜信,遍送曉寒侵幕。
    凄涼細雨,灑窗飄戶,漏永更長,枕單衾薄。
    夢里驚鴻喚起,坐對寒缸,猶聽晨漏殘角。

    婉約寫景寫水西湖抒情曠達

    131 《漁家傲》 宋·龐籍

    儒將不須躬甲胄。
    指揮玉塵風云走。
    戰罷揮毫飛捷奏。
    傾賀酒。
    三杯遙獻南山壽。
    草軟沙平春日透。
    蕭蕭下馬長川逗。
    馬上醉中山色秀。
    光一一。
    旌戈矛戟山前后。

    132 《漁家傲》 宋·龐籍

    儒將不須躬甲胄。
    指揮玉塵風云走。
    戰罷揮毫飛捷奏。
    傾賀酒。
    三杯遙獻南山壽。
    草軟沙平春日透。
    蕭蕭下馬長川逗。
    馬上醉中山色秀。
    光一一。
    旌戈矛戟山前后。

    133 《沁園春(壽陳中書)》 宋·姚勉

    湖海元龍,逸氣飄然,可百尺樓。
    受文光萬丈,星辰絢彩,爽襟一掬,風露澄秋。
    銜字冰清,班心玉立,海內而今第一流。
    翻書子,紫薇花浸月,夜攬詞頭。

    134 《水調歌頭(壽何帥)》 宋·鐘辰翁

    某伏以天佑皇朝,龍虎葉千齡之運;時生人杰,麒麟開六月之祥。
    垂弧在辰,屬部胥慶。
    共惟某官德鐘清粹,氣備中和。
    暫借鴻名,特欲重無戎之寄;佇來鳳詔,促歸充左轄之虛。

    江南夏天湖山

    135 《紅毛刀歌》 清·秋瑾

    一泓秋水凈纖毫,遠看不知光如刀。
    直駭玉龍蟠匣內,待乘雷雨騰云霄。
    傳聞利器來紅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節解,斷頭不俟鋒刃交。

    詠史懷古

    136 《梓人傳》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
    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
    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觀止寫人故事寓理

    137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138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39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140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 關于光毫的詩詞 描寫光毫的詩詞 帶有光毫的詩詞 包含光毫的古詩詞(4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