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先民的詩詞(931首)
601
《石鼓》 宋·蘇轍
岐山之陽石為鼓,叩之不鳴懸無虡。
以為無用百無直,以為有用萬物祖。
置身無用有用間,自讬周宣誰敢侮。
宣王沒后墳垅平,秦野蒼茫不知處。
602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 宋·魏野
履歷三朝五十春,坐棠難見輟元臣。
分茅已是無雙將,折桂兼為第一人。
郡邑暫時勞撫恤,華夷尅日望陶鈞。
下車未暇求民瘼,先向東郊訪隱淪。
603
《酬贈絳臺錢太尉見寄》 宋·魏野
分符不獨得民夸,玉署清華有棣華。
重耳山河初作主,闔閭宮闕舊為家。
風飄樓閣高低樂,日照池塘上下花。
多謝到州農未勸,雙金先沐寄煙霞。
604
《上知府袁刑部》 宋·魏野
星辰雖應碧虛中,富貴情疏道氣融。
遠野云煙陪淡薄,入衙山水學清通。
申湖靜泛孤舟月,棠樹涼生一扇風。
卻有祖先難似處,獻詩民住樂郊東。
606
《送趙侍郎移鎮長安》 宋·魏野
千騎蕭蕭曉發時,雨先一夜灑長岐。
盡知暫去臨鶉野,即看重來向鳳池。
函谷亂花明劍珮,灞橋垂柳拂旌旗。
不同調鼎民皆樂,奏甸歡呼陜服悲。
607
《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詩》 宋·楊億
民在華胥正樂康,高秋實雁指衡陽。
蒹葭漸見凝清露,鶗鴂先驚歇眾芳。
節值登高真勝會,年逢大有是殊祥。
宸心悅豫流新唱,星漢垂文示八方。
608
《胡祕丞知潯州》 宋·楊億
蘭臺進秩通閨籍,熊軾臨民奉詔條。
風俗重尋南越志,鄉關猶隔浙江潮。
懸知坐嘯謳謠洽,更想行春意氣饒。
遠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鬢恐先凋。
610
《魏奉禮昭文知吉州龍泉縣》 宋·楊億
平昔登龍坂,因緣識玉人。
庭中華轂滿,膝下彩衣新。
少列悲先露,高堂泣累茵。
嘉賓碣館閉,遺業寢邱貧。
弓冶傳家久。
弦歌宰邑頻。
循良同漢吏,惠愛及齊民。
又出夷門去,還臨灨水濱。
612
《降龍》 宋·曾鞏
降龍左右施襟裾,兩廊夾廟深渠渠。
禮下天子一等爾,衣服居處何其殊。
文旛列戟照私第,青紫若若官其孥。
先后熒煌首珠翠,侍者百十顏溫瑜。
615
《送施徽州二首》 宋·韓元吉
御史英名世罕儔,峨冠聊復漸承流。
治功要自先馮翊,大惠何妨始歙州。
野媼定知還去虎,山民從此罷赍牛。
百年善政須公繼,尺一書頒愿少留。
618
《進元會詩》 宋·黃公度
昭代干戈戢,炎輝歷數長。
蒼生久蘇息,寰海屢豐穰。
社稷基新命,朝廷舉舊章。
太平周禮樂,垂拱舜衣裳。
619
《賀吳守被召》 宋·李呂
吳公骨秀如天人,胸襟落落旨經綸。
少年固已富家學,筮仕聊稱梅子真。
挽弓驏馬特余事,智勇未減飛將軍。
向者長汀初擁節,寇攘聚集驚鄉付。
* 關于先民的詩詞 描寫先民的詩詞 帶有先民的詩詞 包含先民的古詩詞(9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