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充鑿的詩詞(35首)

    21 《龜頭山》 明·陶安

    我聞龜頭山,乃在麻城縣。
    東離八十里,高峻遠先見。
    伸向南行,欲橋仍俯顫。
    巨吻谽谺張,穹脊坼絞現。

    22 《連理木為何坰賦》 明·徐賁

    松陽之山如游龍,粵羅浮原獨巃嵸。
    有墳峨峨樹且封,誰其葬者楚國公。
    楚公系同正獻宗,煌煌炎宋祠業鴻。
    若子洎孫俱登庸,德澤綿衍何其隆。

    23 《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 宋·蘇軾

    汝陽真天人,絹帽著紅槿。
    纏頭三百萬,不買一微哂。
    共夸青山峰,曲盡花不隕。
    當時謫仙人,逸韻謝封畛。

    24 《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去纇石》 宋·辛棄疾

    兩峰如長喉,有石鯁其內。
    千金隨侯珠,磊落見微纇。
    何言西子美,捧心作顰態。
    夷齊心著肩,欲間使分背。

    25 《聞蘇先生除校書郎喜而為詩并招王子中》 宋·張耒

    績溪仙翁若秋鶴,有喙不向腥膻啄。
    幾年戢翼大江南,下看紛紛飛燕雀。
    親攜杖拂呵禪祖,自伐松根出靈藥。
    世人真自為公忙,公寧有意人間樂。

    26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27 《次韻孫興宗秋懷》 宋·王之道

    秋山赫赫明丹楓,秋天隱隱分玄鴻。
    不知眼界闊多少,九華突兀撐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懶,誰能強勉追兒童。
    讀書既苦齒多豁,屬文益覺心如蓬。

    28 《青羅山房歌寄宋景濂》 明·劉基

    若有人兮乃在大江之南,浙河之東。
    連山掎拔瀛海上,上與河鼓天津通。
    憶昔四女下天來,遺鬟墮髢根龐鴻。
    仙華杰出最怪異,望之如云浮太空。

    29 《送葉主簿楚州應錢帥之招》 宋·陳造

    漢庭用少余,無策銷外侮。
    充國七十翁,勝算定樽俎。
    夫君譚西北,萬里真自睹。
    諸將失投機,遽豈一二靈敏。

    30 《同韓子東賞牡丹》 宋·李石

    嗚嗚曉角春風送,日日官身隨鳥動。
    但知敲傍負佳辰,縱有芳菲難入夢。
    起尋北郭新雨后,愁見西山含雪凍。
    茅茨雖暖豈宜花,笑我此行真鑿空。

    31 《病起自敘》 宋·釋智圓

    盜跖死牖下,伯牛遭惡疾。
    報應似無徵,蒼蒼意難悉。
    及考竺干教,其旨明逾日。
    業以三世論,事匪一生訖。

    32 《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 宋·項安世

    自識楊夫子,于今十二年。
    甲辰來右淛,丁未向西川。
    逆旅初聞譽,摳衣亟致虔。
    未能情款款,已覺志拳拳。

    33 《水車》 宋·陳普

    人為萬物靈,無處不可見。
    天地生物心,得人始周遍。
    有心鄭國渠,關中為富衍。
    三十六陂流,江南谷為賤。

    34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35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 關于充鑿的詩詞 描寫充鑿的詩詞 帶有充鑿的詩詞 包含充鑿的古詩詞(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