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元陵的詩詞(77首)

    61 《吳成季尊師與其弟元初會于維揚即還金陵成季》 宋·仇遠

    初平兄弟總神仙,化石為羊入上天。
    萬里相期云上下,一江不隔水淵潫。
    對床夜雨吟詩燭,歸櫂春風載酒船。
    此是人生真樂事,岸花汀草意無邊。

    62 《武陵春·太上混元真一*》 元·侯善淵

    太上混元真一*,瑩凈若瓊琚。
    清騰白云不卷舒。
    明見有中無。
    冷淡靈光空蕩漾,變現總無拘。
    上下周流出六虛。
    一顆夜明珠。

    63 《武陵道中元日自嘆》 宋·項安世

    流光冉冉道無聞,短發蕭蕭雪見侵。
    衰矣久無天下志,行乎聊慰才人心。
    功名隨世吾何感,道德康時力未任。
    安得萬牛呼古柏,武夷山下白云深。

    64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四》 明·李東陽

    十年三赴四陵朝,又逐諸公一舉鑣。
    龍尾道瞻回輦近,馬蹄塵送入山遙。
    天開野色川原凈,日出城頭霧雨消。
    無數晚花秋樹里,未須風物向春饒。
    ¤

    65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四》 明·李東陽

    夜深燈火下齋宮,路轉西巖卻向東。
    四塞河山今古在,諸陵云霧往來同。
    煙叢簇簇溪藤暗,秋葉蕭蕭嶺樹紅。
    獨愧兩都詞賦手,玉堂椽筆待名公。
    ¤

    66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四》 明·李東陽

    馬頭殘夢不成酣,似覺薰風為指南。
    官燭罷燒猶有月,朝衣初脫尚余風。
    回鞭懶赴城東宴,揮塵聊同石上談。
    記得曩時曾宿地,翠微深處一禪庵。
    ¤

    67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四》 明·李東陽

    路盡郵亭始入京,水村山郭幾經行。
    逢人借屋寧知姓,信馬題詩不記程。
    沙浦雁回風忽斷,石梁魚落水初清。
    瓊樓合在層霽外,莫遣微云綴月明。

    68 《次韻陳季陵元夕》 宋·陳棣

    山城燈火欲黃昏,濕雨疏梅暗小園。
    回首武林行樂地,太平風物似開元。

    69 《次韻陳季陵元夕》 宋·陳棣

    歸休無賴曲眠肱,掃盡繁華只一燈。
    冷淡生涯吾舊物,前身疑是小乘僧。

    70 《次韻陳季陵元夕》 宋·陳棣

    顧我每為驚座客,如君真是謫仙人。
    相逢不作尋常語,一笑同酬慘澹春。

    71 《送嚴陵汪學正巽元并寄趙賓旸》 宋·方回

    子去桐江路,諸生迓水濱。
    為言前郡守,獨憶老詩人。
    揖拜衣冠古,歌游棟宇新。
    故吾誰見念,辛苦戰場塵。

    72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韻》 宋·孫應時

    扁舟祖餞出西陵,千里經行小作程。
    樽俎笑談多雅故,江湖霜日久晴明。
    只今斗室寒廳夜,任聽回風急雪聲。
    天報雙親占后福,絕交何畏孔方兄。

    73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韻》 宋·孫應時

    灌園保必學於陵,吾事胸中有淮程。
    三鬴宦游苦寂寞,百年心跡定分明。
    逍遙朱墨塵埃外,娛樂戲文章金石聲。
    侍奉親闈有馀樂,不慚宜弟更宜兄。

    74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韻》 宋·孫應時

    風饕雪虐苦侵陵,已免寒舟問水程。
    葦屋虛檐交夜氣,邊城疏鼓逗天明。
    囊空尚可充饑色,官冷何妨遠市聲。
    且辨新篘供一笑,竹君清絕對梅兄。

    75 《丁未仲夏海陵官舍家大人賞月作詩恭和元韻》 宋·孫應時

    官署成鄉社,人圓月正圓。
    清嘆間里共,真樂酒中全。
    興到因懷舊,詩成擬問天。
    芳樽幸長照,后會敢遷延。

    76 《避難至海陵從先流寓兄弟之招仍邂逅故人馮元》 宋·孫應時

    脫身兵火欲何之,不料茲焉過所期。
    軒檻如僧縈橘柚。
    鄉關似夢識蒿藜。
    弟兄朋友談平昔,盜賊羌戎問幾時,共約更明王道正,或能一語到天墀。

    77 《泊金陵得仲元書》 宋·袁說友

    親戚不忍別,弟兄那可離。
    枕邊鴻雁信,天外鹡鸰詩。
    老大須長健,音書莫較遲。
    今朝萬金至,無語不成思。

    * 關于元陵的詩詞 描寫元陵的詩詞 帶有元陵的詩詞 包含元陵的古詩詞(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