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兀突的詩詞(497首)

    101 《茅山》 宋·張樞

    今古茅山是勝游,秀峰突兀繞滄洲。
    云含老樹迷還散,石擁甘泉咽復留。
    未見巖風晨下鶴,只聞澗月夜鳴蜩。
    道人不是悲秋客,黃菊丹楓相對愁。

    102 《題祖山人池上怪石》 唐·張碧

    寒姿數片寄突兀,曾作秋山秋水骨。
    先生應是厭風雷,著向池邊塞龍窟。
    我來池上傾醉尊,半酣書破青煙痕。
    參差翠縷擺不落,筆頭驚怪粘秋云。
    我聞吳中項容水,邀得將來倚松下。
    鋪卻雙繒直道難,掉首空歸不成畫。

    103 《姑蘇懷古(和陳惟寅韻)》 元·王蒙

    崔嵬靈巖山,突兀姑蘇臺。
    具區若明鏡,曾照西子來。
    玉容今寂寞,蒼海飛塵埃。
    ¤

    104 《沁園春 慶壽》 元·周權

    緱山老仙,翳鳳驂鸞,游戲塵寰。
    向五云深處,頡頏霞佩,三槐影里,突兀云冠。
    坐聽玉笙,閑披寶笈,寄傲壺中日月閑。
    人都道,飲金莖秋露,風骨非凡。

    105 《漁父·月移山影照漁船》 元·吳鎮

    月移山影照漁船。
    船載山行月在前。
    山突兀,月嬋娟。
    一曲漁歌山月

    106 《沁園春 贈春谷清禪師》 元·李道純

    智斷堅剛,奮心決烈,便透玄關。
    把殺人手段,輕輊拈出,活人刀子,慢慢教看。
    一劍當空,萬緣俱掃,方信道瞿曇即老聃。
    玄夙播,看春生寒谷,覿面慈顏。

    107 《王家坡觀瀑》 近代·陳三立

    松底秋風翻兩袂,雜隨婦孺探勝地。
    長谷橫出小天池,斗下犖確沙石碎。
    再折冥徑路絕,披拂榛莽穿荒翳。
    衣牽發甫脫免,亂石磊磊堆無次。

    108 《浴日亭和蘇學士韻》 宋·呂定

    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對扶桑碧海灣。
    紫霧欲生龍伯廟,洪濤先涌虎門關。
    光搖宇宙花生眼,影動闌干酒上顏。
    遙望蓬萊宮闕曉,一輪飛掛碧云間。

    109 《青弁云林圖》 明·張羽

    前代何人畫山水,長安關仝營丘李。
    華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與河陽,后來作者誰能當。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氣歸蒼茫。

    110 《次韻趙繡使題金鰲穩處》 宋·艾可叔

    突兀霜崖俯雪洲,時時登覽喚漁舟。
    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間天共流。
    三兩可人曾此會,百千年后復誰游。
    桑田不變金鰲健,只恐吟翁白盡頭。

    111 《石{上鞏下石}》 宋·艾申

    突兀倚蒼穹,誰云巧妙工。
    滴□巖已竭,神運□常空。
    人入嵌□里,春歸秋□中。
    □翁何處在,孤塔凜高風。

    112 《石(上鞏下石)》 宋·艾申

    突兀倚蒼穹,誰云巧妙工。
    滴□巖已竭,神運□常空。
    人入嵌□里,春歸秋□中。
    □翁何處在,孤塔凜高風。

    113 《廬山》 現代·何滿子

    匡廬突兀踞江濱,人道身山識不真。
    冠蓋簪纓頻枉駕,暴風驟雨幾回輪。
    席間叱咤蒼生病,嶺上煙霞薄海驚。
    歷劫登臨皆白首,同儔相顧話前因。

    114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華門外觀嘉孥弟走馬歌》 元·張憲

    春風壓城紫燕飛,繡鞍寶勒生光輝。
    軟沙青草平似鏡,花雨滿巾風滿衣。
    潛蛟雙綰玉抱肚,朱鬛分光散紅霧。
    金龍五爪蟠彩袍,滿背真珠撒秋露。

    115 《題仙都山》 宋·陳若拙

    發地便擎天,根盤數畝煙。
    化工成突兀,轍跡似雕鐫。
    峭拔殊無倚,孤高眾莫肩。
    軒轅從此去,知復幾千年。

    116 《投龍潭》 宋·陳肅

    流瀑落深潭,疊響如驚雷。
    跳波夾亂石,突兀寒如堆。
    潭上片云起,千山風雨來。

    117 《宿董山寺》 宋·陳峴

    送客聯鑣歸,得得招提宿。
    晚渡滄江口,路入青山曲。
    突兀忽在眼,一洗奔馳俗。
    然燈遽呼酒,僧留供野蔌。
    林高上明月,談聲響空谷。
    坐久夜益深,同來或鼾熟。
    明朝返城郭,此興真可錄。

    118 《垂虹亭》 宋·陳直卿

    西望洞庭突兀,東連仙里人家。
    笑指闌干三百,醉來就此乘槎。

    119 《梅林分韻得舊字》 宋·杜謹言

    去城十里南郊外,突兀老梅余十輩。
    玉雪為骨冰為魂,氣象不與凡木對。
    我來窮冬煙雨晦,把酒從公對公酹。
    人言此實升廟堂,埋沒荒村今幾歲。

    120 《和孟東野韻》 宋·范偃

    散策欲薄暮,疏鐘猶殷床。
    風煙函古趣,巖壑生幽香。
    仰首逼象緯,俯視渺川光。
    向來非突兀,幾成虎豹場。

    * 關于兀突的詩詞 描寫兀突的詩詞 帶有兀突的詩詞 包含兀突的古詩詞(4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