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兒女子的詩詞(740首)
541
《江南曲》 唐·李叔卿
湖上女,江南花,無雙越女春浣紗。
風似箭,月如弦,少年吳兒曉進船。
郗家子弟謝家郎,烏巾白袷紫香囊。
543
《長歌行贈旺兄》 明·何景明
兄為吾祖之長孫,能將孝義持家門。
耕鑿不隨時俗改,衣冠頗有古風存。
我家東岡舊鄉土,谷有田場桑有圃。
諸兄喧嘩逐城市,兄也蕭條守環堵。
544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545
《鄆州行寄友人》 明·歸有光
去年河溢徐房間,至今填閼之土高屋顛。
齊魯千里何蕭然,流冗紛紛滿道邊。
牽挽小車載家具,穴地野燒留處處。
丈夫好女乞丐不羞恥,五歲小兒皆能嫻跪起。
546
《探蓮曲》 明·韓邦靖
江南七月蓮花開,江上女兒采蓮來。
桃頰雙垂映秋水,菱歌一曲望春臺。
春臺一望隔千山,征客秦關更楚關。
妾意如舟元不定,郎行似水何時還。
547
《得韓無咎書寄使虜時宴東都驛中所作小闋》 宋·陸游
大梁二月杏花開,綿衣公子乘傳來。
桐陰滿第歸不得,金轡玲瓏上源驛。
上源驛中搥畫鼓,漢使作客胡作主。
舞女不記宣和妝,廬兒盡能女真語。
書來寄我宴時詞,歸鬢知添幾縷絲?有志未須深感慨,筑城會據拂云祠。
548
《觀何君寶畫》 宋·梅堯臣
燕馬易畫,吳牛難圖。
馬骨隱細牛骨麤,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別,細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筆,能出韓干徒。
551
《錢唐吟》 宋·姚勉
錢唐家家重生女,自小無人識機杼。
教成歌舞十二三,花燕身材柳鶯語。
去年學得琵琶成,今年學得彈秦箏。
豪家亟替明珠斛,來換綠珠入金谷。
552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554
《傷秦姝行》 唐·劉禹錫
長安二月花滿城,插花女兒彈銀箏。
南宮仙郎下朝晚,曲頭駐馬聞新聲。
馬蹄逶遲心蕩漾,高樓已遠猶頻望。
556
《柘枝舞》 宋·史浩
竹,閑六律以皆調;D86A亻末兜離,賀四夷之率伏。
請翻妙舞,來奉多歡。
鼓吹連催,柘枝入隊。
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場,連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
557
《臨江仙(將孫生日賦)》 宋·劉辰翁
二十年前此日,女兄慶我生兒。
簪萱弄彩聽孫啼。
典衣沽美酒,數待冠昏時。
亂后飄零獨在,紫荊墓棘風吹。
尊前萬事莫尋思。
兒童看有子,白發故應衰。
559
《養蠶行》 宋·姚寅
南村老婆頭欲雪,曉傍墻陰采桑葉。
我行其野偶見之,度問春蠶休日結。
老婆斂手復低眉,未足四眠那知得。
自從紙上掃青子,朝夕餧飼如嬰兒。
560
《送侄讓還吳》 元·陳基
西風蕭蕭鴻雁鳴,行子悠悠隨旆旌。
百年衣食仰奔走,四海甲兵紛戰爭。
猥將筆札事卿相,叨備戎行陪俊英。
軍中草檄吾何有,馬上操觚汝所能。
* 關于兒女子的詩詞 描寫兒女子的詩詞 帶有兒女子的詩詞 包含兒女子的古詩詞(7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