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賢的詩詞(476首)
401
《雜興》 宋·張镃
漢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國。
公孫談治道,純駁互失得。
廣大語尤害,開邊心莫極。
無怪淮南謀,日夜憚汲直。
東閣禮諸賢,脫粟自為食。
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識。
402
《中興更化詩》 宋·劉黻
東南天一隅,誰起銅駝思。
雁蕩山之臞,匕飯悲黍離。
矯首中興期,儒負昌四維。
陰霾苦凝沍,光景幾逶遲。
403
《次韻》 宋·許月卿
臨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傳間。
亦有臨淄晏元獻,樂府一奏開天顏。
我來此州嗟何晚,前哲風流挽不還。
泉石黯淡山氣瘦,芙蓉飄零秋意闌。
404
《雜詩(三首)》 明·張羽
生平慕游俠,驅馬適東周。
周人重千金,所遇非我儔。
撫劍登太山,歷覽魯與鄒。
小儒事弦歌,齪齪安足由。
北臨邯鄲道,平原曠悠悠。
嘗聞虞卿賢,斯人不可求。
悲哉窮途士,緩急將焉投?
405
《尚方劍》 明·李東陽
中書勢重儒臣輕,天下善類皆為朋。
漢家賢傅生負氣,死不再逢刀筆吏。
君王奮怒威莫當,宮掖才容免冠地。
漢家佞臣多戴頭,借劍不報蕭公仇,當時只問安昌侯。
407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408
《答李武伯》 宋·陳宓
李郎江西彥,杰出天與才。
勉齋恨得晚,垂絕傾所懷。
朅來復入閩,吾道嘆已乖。
延平有書社,四儒孔門儕。
410
《挽李縣丞》 宋·陳宓
文脈紹云龕,儒酸味轉甘。
一官人謂晚,三邑政無慚。
身健歸何早,孤賢道飽參。
淵明生自祭,揮淚聽佳談。
413
《送葉伯幾赴奉化錄》 宋·戴表元
君不見東海獰龍子,學飛使逐風云起。
又不見西域豪馬駒,墮地一日能馳驅。
葉家翁季亦如此,一經接武成師儒。
毛錐如風腹如笥,快書疾讀三千字。
414
《余博士家貓相乳歌》 宋·戴表元
上饒余宗鐘鼎家,孫枝十世猶清華。
南昌博士最賢者,膝下燁燁開緋牙。
我行其庭值供頓,食指半千聲不嘩。
女帨男鞶況修謹,冠立童趨知等差。
416
《挽周迪功二首》 宋·杜范
書種開風氣,儒聲動海涯。
一門團義聚,千里擇名師。
重卦終須卜,留耕已可菑。
賢書初入貢,玉樹影參差。
419
《送汪以南教授》 宋·方回
獨冷儒官亦獨清,前賢補處詎云輕。
后山三任入東觀,修水七年留北京。
底用過多求美宦,自應垂后何香名。
贈言我竟無堪說,笑指籬邊秋菊英。
* 關于儒賢的詩詞 描寫儒賢的詩詞 帶有儒賢的詩詞 包含儒賢的古詩詞(4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