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儒賢的詩詞(476首)

    281 《用寄成季韻呈魯直》 宋·晁補之

    懷英名高長史口,獨以一人當北斗。
    黃公崛起與之班,奄有斯名唐以還。
    文章破觚賴圣世,筆墨未逃蹊徑間。
    湖州太守諸儒長,可獨進賢無上賞。

    282 《和蕭刓察推賀族叔司理登科還鄉四首》 宋·蘇轍

    家聲籍籍大江西,臨老揮毫捧御題。
    得意何殊少年樂,還家不惜醉如泥。
    讀盡家藏萬卷書,蕭然華發宦游初。
    區區獄掾何須愧,聊把《春秋》試緒余。

    283 《和頓主簿起見贈二首》 宋·蘇轍

    聲病消磨只古文,諸儒經術斗紛紜。
    不知舊學都無用,猶把新書強欲分。
    老病心情愁見敵,少年詞氣動干云。
    搜賢報國吾何敢,欲補空疏但有勤。

    284 《寄題登封揖仙亭》 宋·蘇轍

    靈王太子本讀書,縱談谷洛參諸儒。
    生來不見全盛初,老成遺訓誰楷模。
    心知漸失文武余,蕭然直入山中居。
    山間吹笙鳳凰呼,升天白日乘龍車。

    285 《王子難龍圖挽詞》 宋·蘇轍

    帝子乘鸞已列仙,遺芳留得眾孫賢。
    俊科蚤與寒儒競,禁従終償白發年。
    輦路聯鑣驚往事,圃田回首泣新阡。
    舊聞推歷知天命,看熟黃粱定灑然。

    286 《次韻文氏外孫驥以其祖父與可學士書卷還謝悰》 宋·蘇轍

    西南自是賢俊府,衰老思歸謾留許。
    舂禾磨麥非平生,子孫便推我作古。
    賢哉與可詩中杰,筆墨余功散繒楮。
    南陽諸謝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

    287 《喬職方將赴闕詔領河東轉輸再成長句送之》 宋·魏野

    河東控塞詔通儒,二十馀州系慘舒。
    位列九天應自致,權除兩地更誰如。
    薦賢表想殷勤發,詠物詩應取次書。
    不為龍鐘頭半白,好拋泉石從軒車。

    288 《愛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 宋·楊億

    太極垂裳日,中原偃革初。
    樓船秋發詠,衡石夜程書。
    好問虛前席,徵賢走傳車。
    蓬萊侔漢製,煨燼訪秦馀。

    289 《邠守李中散取鄉人謝事者三人繪像邠學號三友》 宋·張舜民

    出仕歸來義兩全,真從髫齓至華顛。
    儒冠繪像為三友,龜佩相輝是四賢。
    莫與后生論損益,且於見世作神仙。
    東都九老夸榮貴,未比南豳德行先。

    290 《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 宋·葛立方

    天佑於皇宋,時生柱石賢。
    余光承祖禰,秀氣稟山川。
    應物心如水,臨機直似弦。
    孔書窮竹簡,羲易玩韋編。

    291 《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宋·葛立方

    憬彼金微虜,游魂擅一隅。
    筋駑殂老革,乳臭立遺雛。
    毒螫鍾蛇豕,虔劉肆{左豸右契}貙。
    請和包橘詐,歸地反膏腴。

    292 《喜子邲登第》 宋·葛立方

    吾家五世十三人,況擷舟枝撼月輪。
    慶歷賢科開后裔,隆興儒業繼前塵。
    泥金帖報家庭喜,燒尾筵張帝里春。
    從此傳蔗應未艾,桂香應已襲天倫。

    293 《賀鄭漕三首》 宋·黃公度

    東京望重兩儒先,經術傳農敗百看。
    派別九仙綿慶胄,運逢千載毓真賢。
    鼎槐未孥登三事,社桃何知托十天。
    壽考祝公如衛武,愿賡淇澳入詩篇。

    294 《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宋·黃公度

    龍紀膺圖代,龜書出洛年。
    人文初炳煥,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籬缺,諸儒門戶專。
    天將扶古道,岳始降名賢。

    295 《送千二十侄五首》 宋·李呂

    賢哉東道世崇儒,愛子尤專擇楷模。
    責望要須精舉業,未應道義略唐虞。

    296 《送高丞別》 宋·李呂

    君侯七閩英,學問早有余。
    年時猶未冠,鼓篋游上都。
    文成筆五色,四海仰名譽。
    調丞尉江邑,有實不愿圖。

    297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
    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贔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
    攀捫步步足難移。

    298 《題宋周曾秋塘圖(有序)》 明·楊基

    右宋周曾《秋塘圖》一卷,前元皇姊大長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圖書印記,后有集賢翰林諸詞臣奉皇姊教旨所題
    ,自大學士趙世延、王約而下凡十六人。
    時鄧文原、袁伯長俱為直學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

    299 《又上監察御史》 宋·王珪

    一札興賢圣化新,觀光上國已彬彬。
    右文幸際休明世,奉昭猶須牧守臣。
    鵜鴃不為芳草計,鷦鷯似畏罻羅人。
    軺車到處天恩遍,祗有儒林欠得春。

    300 《贈太子少師元章簡公拘詞》 宋·王珪

    天子思賢共政涂,中臺前日得真儒。
    正看浴鳳來雖晚,不覺冥鴻去已孤。
    曉月猶臨千里梓,春風又卷五云圖。
    誰過南蕩青山下,只恐高名自古無。

    * 關于儒賢的詩詞 描寫儒賢的詩詞 帶有儒賢的詩詞 包含儒賢的古詩詞(4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