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儒行的詩詞(887首)

    841 《感時一首再用前韻呈元詔久善文彧》 宋·郭印

    我傷天缺無人補,四海嬰兒失其母。
    北人躍馬渡黃河,請和使者空旁午。
    二君北去宗族從,國祚千鈞垂一縷。
    天心保趙有真孤,重云翳日今復吐。

    842 《哭別月村》 宋·黃庚

    交游惟子獨相知,此老天胡不憖遺。
    行輩凋零亡益友,文風寥落失儒師。
    在生曾與傳遺像,臨死猶能寄別詩。
    月落村空人不見,傷心千古隔幽期。

    843 《故國有懷呈任子宏提舉》 宋·黃庚

    十年不作還家夢,荒草深深鎖行扉。
    無主落花隨水去,有情滂鳥勸人歸。
    儒冠寥落風流減,客路凄涼故舊稀。
    何日攜琴賦歸去,踏云自采故山薇。

    844 《月夜次修竹韻》 宋·黃庚

    行李擔書一鶴隨,蓮香簾幕政聲馳。
    山川太史九州記,桑稼豳風七月詩。
    如晦箕裘傳相種,少陵衣缽付孫枝。
    謀身儒術誰云拙,堯舜君民正此時。

    845 《和賞卿席上之韻》 宋·李處權

    翠竹丹楓共一村,詩家得句轉清新。
    已憐楚地梅知臘,更想隋河柳欲春。
    須信成名皆志士,故應行樂屬吾人。
    請君淬礪斑斑刃,始驗儒冠不誤身。

    846 《哭駕部舅》 宋·李處權

    外門推望郎,天啟眉干白。
    揭揭廊廟器,仕道無枉尺。
    仁義允蹈之,言行可法則。
    優為君子儒,彬彬見文質。

    847 《孝感堂》 宋·李處權

    孝為百行本,儒訓存六經。
    未有仁而遺,禮宜權重輕。
    哀嚴以事死,敬樂以事生。
    豈徒天性得,乃見人道成。

    848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849 《答緣概師見示草書千字文并名公所贈詩序》 宋·李覯

    佛繇西域漸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
    若顓梵語及胡書,昧者雖從明孰與。
    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結時賢為外助。
    遠公自昔來廬山,夸逞蓮花邀社侶。

    850 《送郴縣吳主簿》 宋·李覯

    數十年來預薦書,當時文行聳群儒。
    青衫近始沾王澤,白道從新入宦途。
    四壁生涯雖寂寞,一官趨進轉崎嶇。
    楚南若是江山好,閑日猶應味道腴。

    851 《元紀二首》 宋·李覯

    孝宣應是不知書,便謂先王似豎儒。
    若使周家純任德,親如管蔡忍行誅。

    852 《送山甫》 宋·李覯

    喜爾年將壯,為儒志可嘉。
    鄉閭知行實,場屋見辭華。
    公道方無{上雍下土},君門況不遐。
    直應千里足,世世出吾家。

    853 《送演教大師東游》 宋·李覯

    野客相知久,年來發漸華。
    衣冠從異教,言行似儒家。
    通塞隨天命。
    遨游遍海涯。
    武夷應有會,好去醉流霞。

    854 《辛卯入杭呈王察判》 宋·陸文圭

    古人糟粕在遺經,圣學非由積累成。
    每向同中參孔釋,時于異處別朱程。
    一川水滿源頭活,半夜天高月色明。
    下學工夫遲十載,小儒終是霧中行。

    855 《車》 宋·陸文圭

    舟止奔牛堰,始識丹陽車。
    規御殊草草,力不任馳驅。
    淮安距宿遷,代之牛與以。
    軒蓋乃差大,雙輪夾不僅。

    856 《贈柯山夏梅月》 宋·陸文圭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
    參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經緯十二辰,一國系一州。
    三河即豫地,系宋復系周。

    857 《挽何漢卿》 宋·陸文圭

    被服安儒素,行藏任性真。
    終于太平世,奪我老成人。
    喬木蒼蒼石,孫枝奕奕新。
    西數聞夜笛,衰滬一沾巾。

    858 《讀書燈》 宋·錢時

    讀書燈,明暳暳,溪堂硬度人親送似。
    歷落平生未見書,與汝間關幾半世。

    859 《贈蜀中李道士》 宋·釋崇岳

    透出重關一瘦筇,湖湘江折絕行蹤。
    自從得個安心法,禪道先儒只此宗。

    860 《哭黃少府》 宋·釋紹嵩

    在節群公倡,儒科幕冉顏。
    遠分天子命,長覺吏徒閑。
    秋入篇章裹,川行翰墨間。
    壑舟今已矣,老淚為渠潸。

    * 關于儒行的詩詞 描寫儒行的詩詞 帶有儒行的詩詞 包含儒行的古詩詞(8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