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行的詩詞(887首)
521
《送龍巖林主學》 宋·劉克莊
官冷君行勿鄙夷,儒風未有盛斯時。
進青衿子陳新義,為紫陽公廣舊規。
然否聽人來議政,尊嚴無士敢嘲師。
虀鹽堪飽芹堪采,況值文翁適擁麾。
522
《次韻劉帥出郊一首》 宋·劉克莊
競逐朱轓載酒行,熙熙物態與人情。
浴沂我欲尋儒服,涉洧公方厭鄭聲。
試問冶容遨夜市,何如赤腳馌春耕。
故山瓜圃應地恙,老去深知愧邵平。
523
《靈寶道院》 宋·劉克莊
兩行松繞垣,數個竹當軒。
山主出何處,道人知不言。
只攜詩草至,尚覺磬聲煩。
俗奉醫仙謹,儒家亦舍旛。
524
《送赴省諸友·鄭耕道》 宋·劉克莊
束發詞林久著名,及茲書劍始西行。
里人預讖龍頭喜,相者兼言豸骨清。
筆老定非場屋作,聲和必為國家鳴。
漢廷儒術多通顯,不說公孫說董生。
525
《再題鐘賢良詠歸堂》 宋·劉克莊
伏戲以來凡幾年,六經之外凡幾書。
人間簡冊渺煙海,君以約法包無馀。
往年華轂臨敝廬,舌端霆卷俄電舒。
平欺買董等下駟,冷笑服鄭真蠹魚。
526
《擊壤圖》 宋·劉克莊
昔聞華胥與凈土,道釋寓言非目睹。
此圖物色皆華人,太平氣象在里許。
競披野服裝束儉,旋瀉薄醪盆盎古。
小姑丘嫂丑駭人,襁兒于背行傴僂。
527
《即事三首》 宋·劉克莊
陌上鳴鉦夜向晨,綴行花錦照城闉。
湔裙未免多游女,舍耒深憂有惰民。
史載孝娥今列祀,騷云帝子沒為神。
臘儺固匪儒家法,居魯安能異魯人。
529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530
《寄王正叔》 宋·王令
形骸飫饜城市勞,思得遠去與俗逃。
借來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連綿半日走十堠,急雨隨濕衣與袍。
到家覓火烘衣濕,亟書名紙揮墨毫。
531
《上聱隅先生》 宋·王令
夫子儒門杰,心誠行亦醇。
玉金精粹美,椒桂性芬辛。
一入隨邦計,咸期利國賓。
生民待儒效,天意屬人倫。
532
《送仲寶叔赴秦幕》 宋·王令
秦關千古有雄名,秦地寧時息戰爭。
草野英雄無敵國,朝廷勛德倚長城。
錦纏紅帕將軍府,紫電清霜武庫兵。
絕幕烽煙沉遠候,太平金鼓雜讙聲。
533
《蓋寬饒》 宋·文同
次公清而狂,其本出天性。
惜哉公廉質,不以儒術正。
陷害公峭刻,奸犯語堅勁。
在位及貴戚,合然仇怨盛。
534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535
《十月》 宋·陳與義
十月北風催歲蘭,九衢黃土污儒冠。
歸鴉落日天機熟,老雁長云行路難。
欲詣熱官憂冷語,且求濁酒寄清歡。
孤吟坐到三更月,枯木無枝不受寒。
536
《晚晴》 宋·陳與義
幽臥不知晴,檣梢見斜日。
披衣起四望,天際山爭出。
光輝渚蒲凈,意氣沙鷗逸。
避盜半九圍,兩腳不遺力。
538
《題大龍湫》 宋·陳與義
曉行蒼壁中,窮處仍高崖。
白龍三百丈,欲下層顛來。
映日灑飛雨,繞山行怒雷。
潭影納浩蕩,云氣扶崔嵬。
539
《留別康元質教授》 宋·陳與義
腐儒身世已百憂,此去行年豈堪記。
岳陽樓前一杯酒,與子同州復同味。
洞庭秋氣運蒼梧,天高地遠魚龍呼。
莫倚仲宣能作賦,不隨文若事征途。
540
《別岳州》 宋·陳與義
朝食三斗蔥,暮飲三斗醋。
寧受此酸辛,莫行歲晚路。
丈夫少壯日,忍窮不自恕。
乘除冀晚泰,乃復逢變故。
* 關于儒行的詩詞 描寫儒行的詩詞 帶有儒行的詩詞 包含儒行的古詩詞(8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