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儒行的詩詞(887首)

    321 《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虛蓋取司馬子微不受外》 宋·沈與求

    幻境如群狙,喜怒眩名實。
    憐渠千劫迷,墮此一念失。
    世路波濤翻,時事風雨疾。
    胡為隨物遷,坐此方寸窒。

    322 《奉送達兼善御史赴河南憲僉十二韻》 元·傅若金

    圣治尊儒術,賢才翼帝躬。
    立朝防觸豸,行路避乘驄。
    復道河南去,先愁冀北空。
    激揚元自任,出處豈謀同?地絕看持節,天長惜轉蓬。

    323 《游獵篇》 明·何景明

    周王八駿行萬里,朝游昆侖暮滄海。
    驅霆策電遍天地,虎驟龍馳倏煙靄。
    奔戎造父兩為佐,大人王母遙相待。
    千金白狐來四荒,螻蟻下國輕天王。

    324 《累日前伏蒙袖書臨訪并小文編及明堂圖披玩尋》 宋·葉清臣

    進士不讀書,明經不根義。
    詬病君子儒,于今作文弊。
    禮部右詞賦,諸生竊科第。
    從道不違人,追趨斯近利。

    325 《送桂州安撫余靖侍郎還京》 宋·李師中

    拜命南來得老臣,肅將廟略制妖氛。
    淮西將吏尊儒帥,并土兒童認使君。
    新賜錦衣光照日,舊行棠樹茂如云。
    應憐孤宦潮陽守,憔悴無人與上聞。

    326 《贈篆書吳全仲古風》 宋·歐陽光祖

    黃帝史倉初作書,依類象形書亦疏。
    獸蹄鳥跡頗奇怪,乾端坤倪微發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體制漸與蒼史殊。
    秦兼七國有天下,混一土字同書車。

    327 《送洪旸巖赴班》 宋·崔與之

    法吏了繁劇,儒生擅文墨。
    世多兼兩長,遠到須器識。
    昔在晉魂公,曾此趨幕職。
    一逢龔莊敏,期以柱天極。

    328 《疇依》 宋·王柏

    圣道不行,自周公歿。
    圣學不傳,由孟子卒。
    上無善治,下無真儒。
    章句訓詁,煨燼之余。

    329 《迎享送神》 宋·馬光祖

    長江兮淙淙,踞虎兮蟠龍。
    秀群英兮禮樂,覽千古兮焉窮。
    蹇誰留兮青溪,穆將愉兮壽宮。
    思至德兮肇蒼姬,避圣嗣兮興句吳。

    330 《挽蔡久軒》 宋·吳勢卿

    道學相承祖子孫,諸儒誰得似淵源。
    銅川而上誰家世,程氏之門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學,當時未盡用其言。
    四書功用彌天地,惜不推行半魯論。

    331 《伏蒙侍郎見示蓬閣多余暇詩十首調高情逸無以》 宋·李昉

    秘閣清虛地,優賢最得宜。
    自持儒者行,偏受圣君知。
    道比朱弦直,心無暗室欺。
    宗兄雖暮齒,待盾致雍熙。

    332 《詠史》 唐·徐鉉

    京洛多權豪,游服相隨。
    青牛中甸車,白馬連環羈。
    珩佩競照耀,紳組舊參差。
    騶鳴行人駐,倏若流風馳。

    333 《滿庭芳 詠三教》 元·王丹桂

    釋演空寂,道談清靜,儒宗百行周全。
    三枝既立,遞互闡良緣。
    尼父名揚至圣,如來證、大覺金仙。
    吾門祖,老君睿號,今古自相傳。

    334 《齊天樂 次韻謝倦翁》 元·張伯淳

    班荊傾蓋當時事,回頭屢更寒暑。
    倦翼才還,蒼顏易得,零落江陵千樹。
    相逢冷署。
    且莫訝儒冠,解將人誤。

    335 《滿江紅 代送朱姓吏滿歸》 元·陳櫟

    只說琳川,精吏道、恢恢余地。
    元來是、深衣儒者,將儒飾吏。
    傳世四書端實學,待人一縣皆和氣。
    及芳辰、美解賦歸來,真堪醉。

    336 《沁園春 代壽張起齊四月十一日》 元·陳櫟

    首夏清和,望三夕前,天現壽星。
    恰先庚三日,釋迦浴佛,后庚三日,呂洞賓生。
    慈佛神仙,引前從后,來作人間瑞世英。
    今耆艾,久提綱諸道,凡萬儒燈。

    337 《沁園春 憶故人》 元·王結

    蓋世英雄,谷口躬耕,商山采芝。
    甚野情自愛,山林枯槁,癯儒那有,廓廟英姿。
    落魄狂游,故人不見,藹藹停云酒一卮。
    青山外,渺無窮煙水,兩地相思。

    338 《安道登茂材異等科》 宋·石介

    嘗言春官氏,設官何齷齪。
    屑屑取于人,辭賦為程約。
    一字競新奇,四聲分清濁。
    矯矯遷雄才,動為對偶縛。

    339 《雜興》 宋·張镃

    圣道由書傳,秉畀火于秦。
    漢興反秦暴,見儒猶罵嗔。
    董子惟有志,耿耿誰與陳。
    使時三策行,焉老諸侯賓。

    340 《遷秩之后閑居寫懷》 明·徐有貞

    生平謬擬作真儒,消得閑官只著書。
    微火厝薪猶自若,一繩維木欲何如。
    秋來忽動莼鱸興,夜夢時尋水竹居。
    行止由天不由己,臨風空復賦歸歟。

    * 關于儒行的詩詞 描寫儒行的詩詞 帶有儒行的詩詞 包含儒行的古詩詞(8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