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儒相的詩詞(977首)

    581 《題張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 宋·劉克莊

    白頭召寘石渠中,將析微言合異同。
    靈壽不扶漢庭上,儒衣空立魯門東。
    誰云丞相知殷侑,漫費君王遣所忠。
    猶覺暮年有遺恨,書成未及質文公。

    582 《樗庵采荔二絕》 宋·劉克莊

    村叟相持捋白髭,羨儂健似去年時。
    野儒枯槁無師授,傳得單方服荔枝。

    583 《挽陳常卿二首》 宋·劉克莊

    幼共從師長五年,暮齡彼此各華顛。
    我辭臺斗先還笏,君望蓬萊忽引船。
    差勝于朝于市者,相攜某水某丘邊。
    老儒未至忘情地,便是瞿聃亦泫然。

    584 《次韻實之二首》 宋·劉克莊

    向來歲月半投閑,莫嘆朝朝苜蓿盤。
    身后芬芳聊自誑,眼前腥腐飽曾餐。
    蟲雞一笑何須較,花鳥相疏恐被彈。
    清議自為儒者設,未應羈束老黃冠。

    585 《觀社行》 宋·劉克莊

    吾家世南折簡呼,有日曷不見子都。
    牽衣況復幼吾幼,閉戶大似愚公愚。
    鮮妝袨服出空巷,鈿車繡轂來塞涂。
    展烏絲欄擁小玉,設錦步障盛綠珠。

    586 《破陣曲》 宋·劉克莊

    黃旗一片邊頭回,兩河百郡送款來。
    至尊御殿受捷奏,六軍張凱聲如雷。
    元戎劍履云臺上,麾下偏裨皆將相。
    腐儒筆力尚跌宕,燕山之銘高十丈。

    587 《呈袁秘監》 宋·劉克莊

    近日頻聞有峻除,人傳君相重師儒。
    細旃坐穩方輪講,群玉峰高未要扶。
    別后曾過東合否,新來亦乞鑒湖無。
    幾時供帳都門外,真寫先生作畫圖。

    588 《送潮陽方主學》 宋·劉克莊

    芹泮人人陶圣化,花封處處置師儒。
    遙知避席來聽講,猶勝開門自授徒。
    官比鄭虔尤冷甚,士如趙德豈今無。
    朝家調守方刓印,且可相依縣大夫。

    589 《旴士張季攜所注三略訪西山先生既跋其書余復》 宋·劉克莊

    張生快士非拘儒,袖出一編相斫書。
    撲虱拍蚊吾不忍,斷蛇刺虎子何粗。

    590 《方具免牘走筆次竹溪中書韻》 宋·劉克莊

    不知捷徑在終南,應是癯儒骨相凡。
    馬負遙瞻隔河洛,牛車蚤已出殽函。
    自憐鬢雪今垂領,豈料條冰晚入銜。
    望見蓬萊吾足矣,逆風不慮更吹帆。

    591 《懷王制參》 宋·劉克莊

    因交明允知坡潁,喜少公文更雅醇。
    方幸儒林得吾子,奈何宰相失斯人。
    未揮潞國告廷制,久作河陽入幕賓。
    自古塤篪宜送奏,開元張垍與張均。

    592 《送赴省諸友·鄭耕道》 宋·劉克莊

    束發詞林久著名,及茲書劍始西行。
    里人預讖龍頭喜,相者兼言豸骨清。
    筆老定非場屋作,聲和必為國家鳴。
    漢廷儒術多通顯,不說公孫說董生。

    593 《再題鐘賢良詠歸堂》 宋·劉克莊

    伏戲以來凡幾年,六經之外凡幾書。
    人間簡冊渺煙海,君以約法包無馀。
    往年華轂臨敝廬,舌端霆卷俄電舒。
    平欺買董等下駟,冷笑服鄭真蠹魚。

    594 《幽居寺》 宋·劉克莊

    相傳有儒者,唐季隱茲峰。
    電已收遺藁,云方鎖暮鐘。
    木碑無世次,石洞斷人蹤。
    此士何曾死,林深不可逢。

    595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596 《卜居》 宋·王令

    吾求一屋逮兩月,貧不謀貴何以圖。
    朅棧自放就窮巷,幸得之喜何敢吁。
    頹檐斷柱不相締,瓦墮散地梁架虛。
    門無藩闑戶不閉,時時犬彘入自居。

    597 《寄王正叔》 宋·王令

    形骸飫饜城市勞,思得遠去與俗逃。
    借來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連綿半日走十堠,急雨隨濕衣與袍。
    到家覓火烘衣濕,亟書名紙揮墨毫。

    598 《贈劉成文》 宋·王令

    予生謝早先,晚世相逅邂。
    禮俗不可徵,百孔千瘡壞。
    平時以是念,食美不知囋。
    誰為醫國者,已亟不圖瘥。

    599 《答李公安》 宋·王令

    自古名士紛如毛,多見博帶裳衣褒。
    如其可學不可逮,三滿夫子皆儒豪。
    其文淵源尤可愛,江海駕蕩相吞滔。
    方吾少時未識愧,引領日望聲齊高。

    600 《董令升舍人朋溪圖趙祖文筆也》 宋·曾幾

    谷風不須歌,朋友道缺絕。
    請歌伐木詩,歌罷聽吾說。
    漢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
    甘泉久論思,陽羨小休歇。

    * 關于儒相的詩詞 描寫儒相的詩詞 帶有儒相的詩詞 包含儒相的古詩詞(9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