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教的詩詞(307首)
161
《贈王典史五首》 宋·熊禾
自從大道裂,教法日益殊。
文學與政事,往往成兩途。
簿書吏應俗,佔畢儒誠迂。
二者不相能,世道良可吁。
162
《我愛淳安好》 宋·陳曄
我愛淳安好,能知義命方。
育遺存后裔,刳腹奉高堂。
隱節推承詔,儒官教有庠。
胡為得祠奉,退省更徊徨。
167
《沁園春 真風子》 元·王*
自小顛狂,平生落魄,放浪飄蓬。
把三教玄機,從根識破,包含萬象,混沌家風。
問釋談機,問儒說理,問道言丹守個中。
無拘執,但閑來捉虎,怒后擒龍。
168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169
《留守待制視學》 宋·石介
藝祖與王地,諸侯布教宮。
冠纓臨曉集,文雅與時隆。
泮水差差綠,春沂習習風。
袍輝了衿動,旗映講紗紅。
170
《留守待制視學》 宋·石介
泮水淥猶淺,春芹葉始敷。
旌旗久停住,衿佩儼相趍。
庾亮親臨學,哀公不詬儒。
茲為表則地,風教自王都。
172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174
《上制置侍郎》 宋·度正
武侯落落舊規摹,千載誰能發壯圖。
撫定南方無后顧,感通北面自前孚。
但于號令教心服,自是歡忻聽指呼。
群策不遺光竹帛,方知儒術本非迂。
175
《雞雛吟》 宋·方逢辰
我聞先儒云,雞雛可觀仁。
須臾一舍母,是即孝弟根。
不待教而知,不待習而成。
于斯為良知,于斯為良能。
176
《梵天寺》 宋·房芝蘭
門前流水碧粼粼,禪定僧閑化復淳。
攪夢半因詩作崇,破寒全藉酒生春。
休教一切有為法,誤著三生自在身。
拂袖重來經五載,梵云飛雨灑儒巾。
177
《秋闈鎖試贈趙茂實》 宋·房子靖
吳淞人物老儒宗,閩浙文章屬鉅公。
竹葉幾杯惟對酒,棘闈數仞不通風。
較文已辨珉兼玉,揭榜應知魚經龍。
近日有心來聽教,奈何方面事匆匆。
178
《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 宋·馮彭年
先生教子作通儒,詩禮親闈伯鯉趨。
亭構義方名昔著,詔頒封爵語今符。
榮因慈孝家聲振,默契絲綸寵數殊。
善慶誰能肩懿躅,賢哉奮達美相須。
* 關于儒教的詩詞 描寫儒教的詩詞 帶有儒教的詩詞 包含儒教的古詩詞(3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