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學今三世,儒流甫七人。生涯無窶悴,存沒幾酸辛。父干真吾責,孫枝見汝新。提攜從總丱,成長及冠巾。
獻納論思玉筍班,音因忠讜忤龍顏。一朝錦水連江水,萬里何山與下山。道大可能忘濟世,名高那得鎮投閑。天教一似蘇門下,先到筠陽卻詔還。
一封丹詔聘儒林,福褐書生競拂衿。發憤正須先賈勇,莫教空望壯元心。
大學師儒多講論,東平禮樂正修明。不知佛法緣何入,卻向斯時教大行。
蕓閣登儒拜黼衣,鳳凰來泊鳳凰枝。待教黃閣調元去,暫對青藜下燭時。身到三山真得路,君留群玉幾題詩。十年前訪岷峨事,也作書郎慕左思。
[應鐘為羽]圣王生知,闡迺儒規。詩書文教,萬世昭垂。良日惟丁,靈承不爽。揭此精虔,神其來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