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意的詩詞(579首)
181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182
《送交代秘丞歸闕》 宋·林渭夫
分攜何必恨依依,三載無私得意歸。
煙雨乍隨孤棹去,鴛鴻重入九霄飛。
舊題詩句刻文石,新創儒宮在翠微。
后夜月明回首處,汀風蕭颯動行衣。
183
《挽石子重》 宋·陸九淵
古重百里長,寄命謀托孤。
今以京秩授,糜至無賢愚。
州家督版帳,殿最視所輸。
況乃積弊久,宿負堆文符。
184
《上融堂》 宋·呂人龍
直道人間未可孤,朝廷有意用真儒。
故將能鑒煩司馬,不使春秋欠董狐。
握節米豬高節不,盜名齊豹得名無。
若商敗狄鏖秦事,先軫何嘗是匹夫。
185
《此君亭歌》 宋·毛漸
玉堂視草儒林翁,暫憑熊軾來江東。
政成暇日開宴席,選勝共詣金仙宮。
幽亭虛敞竹森聳,低徊映日清陰重。
靜坐愛此君,乃知雅尚人情同。
186
《參政宣獻樓公挽歌辭》 宋·史彌寧
欲知天意各英奇,端為斯文待發揮。
挺挺魏暮祖風烈,堂堂伏湛國光輝。
久參機政儒臣貴,未到公臺物論違。
丹旐東風馬鞍裊,送車誰不淚襟衣。
188
《寄金繩院正因大師》 宋·薛奎
僧中憶藝本超群,釋氏蒙求見討論。
儒行合為文暢侶,詩名雅作貫休孫。
心燈久已傳宗意,命服仍嘗錫帝恩。
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闤阓任囂喧。
189
《讀書》 宋·薛仲庚
憂來驅我行,困來驅我睡。
文章堆案頭,時復一開視。
豈能皆通說,偶然聊適意。
駿馬驟平途,里程何足計。
190
《許希》 宋·顏太初
京城名利涂,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后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蘊蓄何瑰奇。
191
《酬新安仁孝主簿》 宋·員興宗
汴水奔流天子都,海涵百谷來群儒。
黑笠白袍紛盈衢,清才落筆各有徒。
人人懷矛戈戟殳,文陣未戰磨以須。
我方整旅備不虞,坐驚縶微黨援孤。
192
《挽趙秋曉》 宋·張登辰
儒風凋落盡,生意僅如絲,一自先生死,深為吾道悲。
頹波誰砥柱,善類孰綱維。
有子森如玉,斯文想未衰。
193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195
《高文廟》 宋·趙汝譡
盛朝陵谷遠,遺廟林麓長。
美哉漢二君,百世常流光。
功高拯涂炭,德盛敦農桑。
興禮表儒化,授經恢士方。
196
《題閻立本十八學士圖》 宋·鄭昺
閻公十八學士圖,當時妙筆分錙銖。
惜哉名姓不題別,但可以意推形模。
十二匹馬一匹驢,五士無馬應直廬。
五鞍施狨乃禁從,長孫房杜王魏徒。
197
《送僧還日本》 宋·鐘唐杰
上人海東艉,才華眾推優。
學道慕中國,於焉一來游。
武林忽相遇,鍼芥意頗投。
儒道雖云異,詩酒喜共酬。
200
《梅江謠留別梅江諸友》 明·高棅
六月登玉京,炎蒸欺人不可行。
側聞梅江水,寒冰玉壺只如此。
梅江之水千丈深,人言此水直千金。
千金未必稱人意,我欲愛之清煩襟。
* 關于儒意的詩詞 描寫儒意的詩詞 帶有儒意的詩詞 包含儒意的古詩詞(5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