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宮的詩詞(314首)
283
《答趙源仲》 宋·仇遠
人到中年萬事慵,我今況是六旬翁。
歸心已薄西湖水,余力重修古泮宮。
官里簡書尤可畏,案頭筆硯豈無功。
邇來士習殊輕陗,愿與醇儒振義風。
284
《寄西山》 宋·華岳
宮墻無地可穿窬,猶幸先人有敝廬。
仕版可羞寧毀瓦,儒冠曾誤枉收書。
供柴我合同收炭,寄食君當自辦蔬。
此理曉然明似境,何須足下肆耕鋤。
285
《京丞相挽詩》 宋·王炎
嗣圣登皇極,真儒秉大鈞。
三宮方愷樂,萬宇浸熙淳。
碧落龍髯去,青山馬鬣新。
衣冠同墮淚,桃李失陽春。
286
《次韻答襄陽龍圖燕給事慶仆序直禁林》 宋·宋庠
右銀仙闥倚云開,孤客緣何待詔來。
一節親恩迂使驛,五花前署隔公臺。
英游但喜儒紳集,涸使偏驚吏腕催。
晝檻寶鹓翔帝竹,夕軒瑤斗掛宮槐。
朝無濫吹終逃郭,性有真愚敢望回。
雋老裁篇褒意重,遠分江漢濯馀埃。
287
《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宋·項安世
酆宮夜夢朱輪蹄,曉占熊虎嬉磻溪。
魚竿沒浪豹韜出,金印斗大封全齊。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間國子中高徯。
敬仲子孫盡鸞鵠,太岳廩廩卑凡黎。
289
《畢少董繙經圖詩》 宋·王铚
我知君子有常心,誰謂春秋無定法。
常心定法皆一途,萬變在前吾不惑。
錦衣白馬青油客,回首傷心淪異域。
縞帶喜贈延州來,一見渾如舊相識。
290
《送楊似之提舉湖南》 宋·陳傅良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來攬轡。
蕨芽掇盡筍可{屈刂},送客焉知老將至。
儒雅風流能有幾,南宮先生無乃是。
十年不復夢蓬山,萬里何為隔湘水。
291
《荊渚書懷》 宋·趙汝鐩
明鏡明於月,白發白於雪。
月照雪轉添,使人心斷絕。
連年事行役,曾不須臾歇。
陟岡腳雙繭,凌湖舟一葉。
292
《尚方劍》 明·李東陽
中書勢重儒臣輕,天下善類皆為朋。
漢家賢傅生負氣,死不再逢刀筆吏。
君王奮怒威莫當,宮掖才容免冠地。
漢家佞臣多戴頭,借劍不報蕭公仇,當時只問安昌侯。
293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295
《挽王郎中五首》 宋·陳淳
壯歲登科甲,淹遲暮始通。
閩中馳德政,灨上振儒風。
藥石王宮訓,權衡璧水功。
儼然遺躅在,誰不悼思公。
296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297
《寄題桂籍》 宋·陳宓
姓名高揭萬人中,奏對縱橫出漢宮。
肯詫一時燕許手,要垂百代惠夷風。
壁間先烈猶忠赤,堂上嘉賓盡醉紅。
常相風流今孰繼,作成儒雅看侯功。
* 關于儒宮的詩詞 描寫儒宮的詩詞 帶有儒宮的詩詞 包含儒宮的古詩詞(3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