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事的詩詞(1044首)
701
《送江宰別》 宋·李呂
行李在門外,駕言歸帝都。
三年宰杭州,警敏材有余。
檢身不容玷,清冰瑩玉壺。
遇事有所立,風雨信不渝。
702
《贈畫師郭叔詹》 宋·李呂
蚤覺儒冠多誤身,聊工傳寫養偏親。
丹青游戲臻能事,造休生成羨逼真。
筆下豈皆行路輩,眼中誰是筑巖人。
會當詔作云臺像,畫手惟君妙入神。
703
《寄竹隱先生孫應時》 宋·劉過
蘇州酒滴如真珠,公能醉之酒百壺。
得間政恐不來爾,來則倒屣相與俱。
江山繞樓詩句好,奔走萬變同馳驅。
大書小草各有能,雷雹震耀鶯花姝。
704
《送友人得館游南康》 宋·劉過
匏大從來速售難,依人高戴誤儒冠。
江南又客諸侯去,梅子愁人四月寒。
半世光陰旋蟻磨,百年舉子上魚竿。
世間多少不平事,盍向廬山靜處看。
705
《王農丞舟中》 宋·劉過
危檣高占飛鴉字,就淮兩路傳宣使。
面如玉盤腰有金,見說京淮已無事。
儒生性命何足憐,十年厭聞犬羊膻。
一朝悔禍亦不惡,且愿四海皆安眠。
706
《夢仙謠》 宋·劉子翚
鵝子峰前波色清,劉郎看山無俗情。
癯儒自昔有仙骨,夜夢體飛如葉輕。
云中不識朝天路,雙童導我凌空去。
側身度巖隈,盤盤復回回。
707
《送彭奭應禮部試》 宋·劉子翚
君家詩禮冠南區,文陣堂堂盡壯夫。
流杰姓名歸大族,周官事業屬吾儒。
爭題玉字傳金榜,翻奮朱鸞與鳳雛。
月桂香傳南北卷,千言長策耀天衢。
710
《夷山醉歌》 宋·汪元量
楚狂醉歌歌正發,更上梁臺望明月。
朔風獵獵吹我衣,絕代佳人皎如雪。
搥羯鼓,彈箜篌,烹羊宰牛坐糟丘,一笑再笑揚清謳。
711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
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贔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
攀捫步步足難移。
712
《南歸對客》 宋·汪元量
北行十三載,癡懶身羈孤。
勒馬向天山,咄咄空踟躕。
窮陰六月內,白雪飛穹廬。
冷氣刺骨髓,寒風割肌膚。
713
《西湖游次韻趙見燭》 宋·王之道
山鎮在越澤在吳,東南形勢憑江湖。
不知弱水竟何處,恍若員嶠連方壺。
海門潮至飛雪涌,天竺雨過遙青紆。
十年不見看愈好,正復妙筆那能圖。
715
《春晚書懷》 宋·王之道
十年萍梗三到吳,走俗未暇觀西湖。
是行信步至湖上,水光山色開天壺。
游人雜遝半羅綺,一徑不憚穿云紆。
歸來神思頓清發,詩中寫出錢塘圖。
716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宋·張元干
三年烏石僧房居,忍饑待次真臞儒。
有意載酒問奇字,無事閉門抄異書。
一行作吏去漳水,斂版趨廊參刺史。
胸中豪氣半銷磨,銷覺風波生眼底。
718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719
《題孫倅面山軒詩》 宋·朱翌
舉頭直北看青山,低頭真下覷黃卷。
黃卷辛勤有時厭,青山於人保不變。
山作主人我為客,主人看客長不倦。
今代風流漱石公,吏事直以儒雅緣。
720
《留肅子歌》 元·楊維楨
留肅子,草衣儒,居無室屋出無驢。
十年落魄走吳下,一日奮迅游天都。
自言袖有黃帝書,淮荒海盜及吳租。
大臣不諱省中休,法官交譏臺上烏。
草衣言事不畏死,請劍欲斬崔司徒。
* 關于儒事的詩詞 描寫儒事的詩詞 帶有儒事的詩詞 包含儒事的古詩詞(10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