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書的詩詞(1303首)
921
《西湖游次韻趙見燭》 宋·王之道
山鎮在越澤在吳,東南形勢憑江湖。
不知弱水竟何處,恍若員嶠連方壺。
海門潮至飛雪涌,天竺雨過遙青紆。
十年不見看愈好,正復妙筆那能圖。
926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宋·張元干
三年烏石僧房居,忍饑待次真臞儒。
有意載酒問奇字,無事閉門抄異書。
一行作吏去漳水,斂版趨廊參刺史。
胸中豪氣半銷磨,銷覺風波生眼底。
927
《再用韻奉留聰父》 宋·張元干
長饑方朔笑侏儒,歲晚還驚大小余。
客里論文聊把酒,閑來會面勝通書。
薄寒欺醉悲清夜,孤月流光悵碧虛。
何苦相逢又相別,不如供米寓僧居。
929
《蔡君俊五世家慶圖詩》 元·楊維楨
蔡家肉譜繇司徒,西蜀蔓衍云間居。
胡笳一洗怨女孤,世世解讀中郎書。
傳家五葉忠孝俱,郁蔥佳氣無時無。
有母有母徐卿徐,生兒滾滾麒麟駒。
930
《孔節婦》 元·楊維楨
有美丈夫子,玉質長髯須。
自言五十五代強有力子之孫儒,其母曰陶大家。
大家生兒六月余,丈夫子,即稱孤。
零丁未保麒麟雛,大家一節誓不渝。
931
《留肅子歌》 元·楊維楨
留肅子,草衣儒,居無室屋出無驢。
十年落魄走吳下,一日奮迅游天都。
自言袖有黃帝書,淮荒海盜及吳租。
大臣不諱省中休,法官交譏臺上烏。
草衣言事不畏死,請劍欲斬崔司徒。
932
《李公子行》 元·楊維楨
李公子,鳳之雛,龍之駒。
面如赤玉盤,服如明月珠。
舌端吞吐五色錦,胸中元有鄴侯三萬牙簽書。
曩執金陵南端之白簡,今曳淮吳大府之長裾。
933
《孔北海》 元·楊維楨
孔北海,辟一隅。
座客日高談,論未聞,談廟謨。
彌生本獨士,罪書空累予。
在生承祖亦清俊,獻策未為疏。
言不聽,何取誅?孔北海,儒亦迂。
鄭玄何取尊鄉閭,妻孥已屬青州牧,流矢幾前猶讀書。
934
《題宋周曾秋塘圖(有序)》 明·楊基
右宋周曾《秋塘圖》一卷,前元皇姊大長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圖書印記,后有集賢翰林諸詞臣奉皇姊教旨所題
,自大學士趙世延、王約而下凡十六人。
時鄧文原、袁伯長俱為直學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
937
《贈禮部宋次道挽詞》 宋·王珪
平日朝廷重老儒,何人奕葉在清途。
吟箋夜月驚皴兔,談塵春風落寶珠。
金石誰新三代樂,丹于空目兩京圖。
可憐東觀書垂就,不得君前萬歲呼。
938
《奉和御製筆歌》 宋·夏竦
製之精兮漢宮之雙管,鋒之妙兮趙國之修毫。
自承掌握濟群用,觚與槧兮難施勞。
古今岡不達,淑慝將何逃。
深仰玉蟾均硯滴,詎慚金馬制書刀。
940
《送晁懷州學士》 宋·韓維
儒館讎書舊,侯藩請節行。
山川猶古氣,饒吹自春聲。
問俗憐彫瘵,頒條賴簡平。
從來寇河內,誰復繼聲名。
* 關于儒書的詩詞 描寫儒書的詩詞 帶有儒書的詩詞 包含儒書的古詩詞(13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