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的詩詞(1793首)

    921 《送之湖南》 唐·貫休

    湘水萬馀里,師游芳草生。
    登山乞食后,無伴入云行。
    宿雨和花落,春牛擁霧耕。
    不知今夜月,何處聽猿聲。

    922 《送之靈夏》 唐·貫休

    舊識為邊帥,師游勝事兼。
    連天唯白草,野餅有紅鹽。
    蕃近風多勃,河渾磧半淹。
    因知心似月,處處有人瞻。

    唐詩三百首山水抱負

    923 《送歸日本》 唐·貫休

    焚香祝海靈,開眼夢中行。
    得達即便是,無生可作輕。
    流黃山火著,碇石索雷鳴。
    想到夷王禮,還為上寺迎。

    924 《送歸華山》 唐·貫休

    心枯衲亦枯,歸岳揭空盂。
    七貴留不住,孤云出更孤。
    燒灰猶湯足,雪片似黏須。
    他日如相覓,還應道到吳。

    暮春愛國

    925 《送入石霜》 唐·貫休

    舉世只堪吁,空知與道俱。
    論心齊至圣,對鏡破凡夫。
    業王如云合,頭低似箭驅。
    三清徒妄想,千載亦須臾。

    926 《送歸南康》 唐·貫休

    殼殼學得律,還鄉見苦情。
    遠思芳草盛,不入楚山行。
    帆入汀煙健,經吟戍月清。
    到鄉同學輩,應到贛江迎。

    927 《遇五天入五臺五首》 唐·貫休

    十萬里到此,辛勤詎可論。
    唯云吾上祖,見買給孤園。
    一月行沙磧,三更到鐵門。
    白頭鄉思在,回首一銷魂。

    928 《送之湖外》 唐·貫休

    去旨趣非常,春風爾莫狂。
    惟擎一鐵缽,舊亦講金剛。
    午飯孤煙里,宵禪大石旁。
    羨師終不及,湘浪淥茫茫。

    929 《送廬山衲》 唐·貫休

    飛錫下崆gk,清高世少雙。
    凍天方篩雪,別我去何邦。
    燒繞赤烏亥,云漫白蚌江。
    路人爭得識,空仰鬢眉龐。

    930 《休糧》 唐·貫休

    不食更何憂,自由中自由。
    身輕嫌衲重,天旱為民愁。
    應器誰將去,生臺蟻不游。
    會須傳此術,相共老山丘。

    931 《送新羅歸本國》 唐·貫休

    忘身求至教,求得卻東歸。
    離岸乘空去,終年無所依。
    月沖陰火出,帆拶大鵬飛。
    想得還鄉后,多應著紫衣。

    932 《送之東都》 唐·貫休

    之子之東洛,囊中有偈新。
    紅塵誰不入,獨鶴自難親。
    定鼎門連岳,黃河凍過春。
    憑師將遠意,說似社中人。

    933 《別東林》 唐·貫休

    大士宅里宿,芙蓉龕畔游。
    自憐□□在,子莫苦相留。
    燥葉飄山席,孤云傍茗甌。
    裴回不能去,房在好峰頭。

    934 《送歸天臺寺》 唐·貫休

    天臺四絕寺,歸去見師真。
    莫折枸杞葉,令他十得嗔。
    天空聞圣磬,瀑細落花巾。
    必若云中老,他時得有鄰。

    935 《送之安南》 唐·貫休

    安南千萬里,師去趣何長。
    鬢有炎州雪,心為異國香。
    退牙山象惡,過海布帆荒。
    早作歸吳計,無忘父母鄉。

    936 《送歸剡山》 唐·貫休

    遠逃為亂處,寺與石城連。
    木落歸山路,人初刈剡田。
    荒林猴咬栗,戰地鬼多年。
    好去楞伽子,精修莫偶然。

    937 《送入幽州》 唐·貫休

    高士高無敵,騰騰話入燕。
    無人知爾意,向我道非禪。
    栗徑穿蕃冢,狼聲隔遠煙。
    槃山多道侶,應未有歸年。

    938 《送游五臺》 唐·貫休

    羨師游五頂,乞食值年豐。
    去去誰為侶,棲棲力已充。
    濁河高岸拆,衰草古城空。
    必到華嚴寺,憑師問辨公。

    唐詩三百首思鄉地名

    939 《送歸山》 唐·貫休

    眼青禪帔赤,氣岸出塵埃。
    霞外終須去,人間作么來。
    崖香泉吐乳,塢燥燒□雷。
    他日終相覓,山門何處開。

    940 《乞食》 唐·貫休

    擎缽貌清羸,天寒出寺遲。
    朱門當大路,風雪立多時。
    似月心常凈,如麻事不知。
    行人莫輕誚,古佛盡如斯。

    * 關于僧的詩詞 描寫僧的詩詞 帶有僧的詩詞 包含僧的古詩詞(17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