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的詩詞(1793首)

    241 《醉書壁》 唐·杜荀鶴

    九華山色真堪愛,留得高爾許年。
    聽我吟詩供我酒,不曾穿得判齋錢。

    242 《訪含弘山不遇留題精舍》 唐·韋莊

    滿院桐花鳥雀喧,寂寥芳草茂芊芊。
    吾師正遇歸山日,閑客空題到寺年。
    池竹閉門教鶴守,琴書開篋任傳。
    人間不自尋行跡,一片孤云在碧天。

    243 《送歸北巖寺》 唐·黃滔

    北巖泉石清,本自高住。
    新松五十年,藤蘿成古樹。
    題詩昔佳士,清風二林喻。
    上智失扣關,多被浮名誤。

    244 《題宣一正院》 唐·黃滔

    五級凌虛塔,三生落發師。
    須有托,孤嶠遂無期。
    井邑焚香待,君侯減俸資。
    山衣隨疊破,萊骨逐年羸。
    茶取寒泉試,松于遠澗移。
    吾曹來頂手,不合不題詩。

    245 《訪不遇》 唐·崔道融

    已寂寞,林下鎖山房。
    松竹雖無語,牽衣借晚涼。

    246 《贈》 唐·盧延讓

    浮世浮華一斷空,偶拋煩惱到蓮宮。
    解語牙無水,老鶴能飛骨有風。
    野色吟馀生竹外,山陰坐久入池中。
    禪師莫問求名苦,滋味過于食蓼蟲。

    柳樹懷人

    247 《答匡山贈榔栗杖》 唐·曹松

    栗杖出匡頂,百中無一枝。
    雖因野得,猶畏岳神知。
    畫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
    宜留引蹇步,他日訪峨嵋。

    248 《觀山寺穿井》 唐·曹松

    鑿山井,寒碧在中庭。
    況是分巖眼,同來下石瓶。
    旁痕終變蘚,圓影即澄星。
    異夜天龍蟄,應聞說葉經。

    249 《岳陽兵火后題舍》 唐·裴說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禪扉卻破顏。
    唯有兩般燒不得,洞庭湖水老閑。

    250 《岳陽兵火后題舍》 唐·裴說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禪扉卻破顏。
    唯有兩般燒不得,洞庭湖水老閑。

    251 《山寺老》 唐·李洞

    云際眾里,獨攢眉似愁。
    護茶高夏臘,愛火老春秋。
    海浪南曾病,河冰北苦游。
    歸來諸弟子,白遍后生頭。

    252 《宿書院》 唐·李洞

    夜水筆前澄,時推外學能。
    書成百個字,庭轉幾遭燈。
    寄墨大壇吏,分箋蜀國
    為題江寺塔,牌掛入云層。

    253 《與話舊》 唐·于鄴

    草堂前有山,一見一相寬。
    處世貴靜,青松因歲寒。
    他山逢舊侶,盡日話長安。
    所以閑行跡,千回繞藥欄。

    254 《題桃源》 唐·陳光

    桃源有舍,跬步異人天。
    花亂似無主,鶴鳴疑有仙。
    軒廊明野色,松檜濕春煙。
    定擬辭塵境,依師過晚年。

    255 《陳·王辨》 唐·孫元晏

    彼此英雄各有名,石頭高臥擬爭衡。
    當時堪笑王辨,待欲將心托圣明。

    256 《天竺國胡水晶念珠》 唐·無名氏

    天竺胡踏云立,紅精素貫鮫人泣。
    細影疑隨焰火銷,圓光恐滴袈裟濕。
    夜梵西天千佛聲,指輪次第驅寒星。

    257 《奉和竇使君同恭法師詠高二首·釋肇》 唐·慧宣

    般若唯絕鑿,涅槃固無名。
    先賢未始覺,之子唱希聲。
    秦王嗟理詣,童壽揖詞清。
    徽音聞廬岳,精難動中京。
    適驗方袍里,奇才復挺生。

    258 《老(一作鄭綮詩)》 唐·景云

    日照西山雪,老門始開。
    凍瓶粘柱礎,宿火焰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
    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259 《題院》 唐·靈一

    虎溪閑月引相過,帶雪松枝掛薜蘿。
    無限青山行欲盡,白云深處老多。

    260 《訪云母山》 唐·護國

    森然古巖里,凈行一番
    松下濾寒水,佛前挑夜燈。
    蓮花國土異,貝葉梵書能。
    想到空王境,無心問愛憎。

    * 關于僧的詩詞 描寫僧的詩詞 帶有僧的詩詞 包含僧的古詩詞(17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