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院的詩詞(139首)

    121 《清涼院僧房致齋》 宋·洪咨夔

    花片墻陰晚,禽聲屋角晴。
    東風猶峭在,煨芋坐深明。

    122 《題龍紀院僧室》 宋·蔡襄

    山僧九十五,行是百年人。
    焚香猶夜起,喜酒見天真。
    生平持戒定,老大有精神。
    須知不變者,那減故時新。

    123 《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 宋·楊億

    暫別云山幾度瓜,方袍初日耀蘭芽。
    吟詩池上生春草,說法庭中散寶華。
    桂檝去依隨岸柳,松軒歸賞赤城霞。
    御書滿篋新頒得,應向三吳到處夸。

    124 《次韻慈奧寂照院僧石巖花》 宋·史浩

    谿山朔雪銷籬落,始聞花信驚梅萼。
    韶華一瞬掉頭去,滿眼園林成翠幄。
    誰知幽谷猶藏春,萬蔕千跗意態新。
    霞光分彩氣欲熱,露浥燕脂色未勻。

    125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臨溪石臺古松蟠其上松之下》 宋·趙蕃

    臺高十丈獨株松,下有仙人舊履蹤。
    三十二窠丹灶在,亦云數目應龜峰。

    126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臨溪石臺古松蟠其上松之下》 宋·趙蕃

    壁間石色隱青紅,指似夭夭即此中。
    金石著文猶叵信,況堪傳者自漁翁。

    127 《蘇幕遮 秦渡墳院主僧覓》 元·王哲

    善看經,能禮懺。
    金面胭脂,正好頻頻蘸。
    轉轉殷紅紅不淡。
    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
    仗鉛刀,擎汞鏨。
    劈暗鑿昏,并出銀霞艷。
    萬道霞光攢一點。
    般若波羅,得得無增減。

    128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將口香積院僧軒東望甚遠》 宋·張嵲

    遠投僧舍青煙畔,夾路松音鐘磬幽。
    試倚危軒望鄉色,三巴日暮遠峰稠。

    129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將口香積院僧軒東望甚遠》 宋·張嵲

    煙嵐云樹兩微茫,遷客西來正望鄉。
    若值秋風小搖落,只應無奈九回腸。

    130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將口香積院僧軒東望甚遠》 宋·張嵲

    峰巒綿亙幾千里,半霽半陰輕靄中。
    僧房借榻睡初足,滿谷笙篁松檜風。

    131 《過翔鸞院留題僧房》 宋·張镃

    頻年雖并住,今日偶能來。
    水檻因蓮設,風窗為客開。
    詩凡慚鮑謝,社近憶宗雷。
    莫問通衢隔,輕舟自往回。

    132 《過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壽院僧軒共成四絕句》 宋·張镃

    古縣依山愜乍游,欲行因路始窮幽。
    攙空石壁樛林合,更做行程急出留。

    133 《過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壽院僧軒共成四絕句》 宋·張镃

    溪漢逢旱息潺淙,野彴橫趨亂石中。
    晨恨鐵冠人已去,我來權合號山翁。

    134 《過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壽院僧軒共成四絕句》 宋·張镃

    甲子峰高正遲連,白云勝涌似爐煙。
    群仙若訝歸來晚,只躡雪根上碧天。

    135 《過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壽院僧軒共成四絕句》 宋·張镃

    巖隈蕭寺得躋攀,數翠邀嵐不復難。
    已向城中專一壑,更須隨處款青山。

    136 《游南山普寧院院中止有數僧別立堂處村仆幾百》 宋·張镃

    入港晴蕪遠際山,鷺群翻處綠回環。
    林隈陷寺僧慵出,橋底通船客正閒。
    乍喜身心俱寂靜,足憐名相惑愚頑。
    興闌猶約寒梅發,月下來觀側近灣。

    137 《九日同諸友游豐樂院翠圍亭檻前竹樹蓊蔽命僧》 宋·郭印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廢掃除,木拱竹成林。
    客來眼生翳,不惜斤斧尋。
    丁丁度馀響,幾席延嵚崟。

    138 《千頃廨院小憩老僧舊爇左臂干緣寶叔塔一絕憫》 宋·錢時

    見說當年老比丘,茶毗一臂作重修。
    山頭寶叔成新塔,泉下應貽父母憂。

    139 《贈廨院主僧》 宋·王洋

    平生老信愛顛狂,覺子而今繼道場。
    坐斷前溪去來路,為誰辛苦為誰忙。

    * 關于僧院的詩詞 描寫僧院的詩詞 帶有僧院的詩詞 包含僧院的古詩詞(1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