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僧鐘的詩詞(650首)
621
《寄王愛梅》 宋·黃庚
諸生歸去暮庭空。
塔下游觀倚瘦筇。
千尺寶輪擎海月,七層金鐸語天風。
升堂盡可同僧飯,持缽何須聽寺鐘。
622
《雪后赴徐氏燕集》 宋·李處權
已雪猶陰更逆風,斜川略彴斷行蹤。
瑤臺貝闕三千丈,玉樹瓊林一萬重。
學子經時無載酒,鄰僧過午未鳴鐘。
華筵此地成賓主,孔翠屏深琥珀濃。
624
《游寶雨寺》 宋·李復
信步出江{左舟右龍},庭松立兩龍。
晨僧自汲水,高閣忽鳴鐘。
凈飯多山蜜,新羹供野葑。
傳聞初祖錫,猶掛最西峰。
625
《東巖精舍》 宋·李覯
像設彼何時,高僧白衲衣。
水寒吞日氣,樹老慣霜威。
幡影捎天近,鐘聲落谷微。
可憐成道易,無事即無機。
626
《早起有懷》 宋·李覯
草草西風動葛衣,呼僮前啟竹間扉。
山僧好睡鐘聲晏,社戶多貧酒氣微。
豈是客愁渾較可,祗因書卷解忘歸。
旴江百里清無滓,枉屬閑人坐釣磯。
627
《訪何庵觀水陸功德》 宋·陸文圭
山收雨腳云氣溫,葛藤剌屢穿徑人。
精廬桃李花漫山,聲鐘聲繞落花間。
野僧凈設伊薄供,譯脫西方如說夢。
我方云笑耳不聞,寒窗暮對西山云。
629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萬壑喬松,九枝靈草。
瑞氣久鐘,清聲遠播。
材大今為宗廟梁,國香世產芝房寶。
別露風規,尋僧論道。
十二峰高熱莫齊,到頂方知天下小。
632
《富春屠》 宋·釋文珦
瓜橋路入屠山寺,山勢蜿蜒似臥龍。
長者布金傳幾世,慶真垂跡在前峰。
連筒架壑寒泉潔,高閣凌空莫靄重。
八十老僧偏念古,向余慷慨說孫鐘。
633
《佛燈珣和尚贊》 宋·釋宗杲
天姿出格蕭灑,胸次過人惺惺。
臨濟頂中髓,楊岐眼里睛。
棒頭明殺活,喝下顯疏親。
孤鸞無伴侶,師子不同群。
鐘山佛教鑒之嫡子,雙徑山僧之法兄。
635
《巾山行同王監簿作》 宋·舒岳祥
皇華真人游海東,云行急疾去若風。
蜺旌羽節追不及,飄遙雙幘墮碧空。
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兩峰撐青紅。
至今八面各變態,隱見有無橫復縱。
639
《寄何宣仲》 宋·王洋
同年進士同壇僧,暫聯戢戢如浮萍。
一從仕版祗事役,往往牢落如膽星。
假能作意篤恩好,言語不過時芳馨。
死一貴賤兩乖角,黃鐘可扣非柔莛。
640
《重九日至云號》 宋·王洋
梯山七千丈,接跡上清虛。
鐘雜鈞天奏,僧參梵帝居。
攝衣鵬展背,灑墨雁添書。
今日登高眼,平生總不如。
* 關于僧鐘的詩詞 描寫僧鐘的詩詞 帶有僧鐘的詩詞 包含僧鐘的古詩詞(6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