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衣的詩詞(737首)

    361 《八聲甘州(揚州次韻和東坡錢塘作)》 宋·晁補之

    謂東坡、未老賦歸來,天未遣公歸。
    向西湖兩處、秋波一種,飛靄澄輝。
    又擁竹西歌吹,僧老木蘭非。
    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機。

    362 《臨江仙·信州作》 宋·晁補之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
    松間藥臼竹間衣。
    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
    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
    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故鄉

    363 《賀新郎(雪)》 宋·葛長庚

    是雨還堪拾。
    道非花、又從簾外,受風吹入。
    撲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鮫人訴泣。
    積至暮、螢光熠熠。

    364 《念奴嬌(和誠齋休致韻)》 宋·劉克莊

    此翁雙手,頓閑處、且把香篝籠袖。
    西掖北門辭不要,肯要南柯太守。
    小小亭臺,些些竹木,何必靈和柳。
    地行仙里,合推儂做班首。

    365 《水龍吟》 宋·劉克莊

    病夫鬢禿顏蒼,不堪持向清溪照。
    一生枘鑿,壯夫瞋懦,通人嫌拗。
    讓當行家,勒浯西頌,草淮南詔。
    幸脫離沮洳,浮游江海,悠然逝、毋吞釣。

    366 《惜黃花慢·送客吳皋》 宋·吳文英

    次吳江,小泊,夜飲僧窗惜別。
    邦人趙簿攜小妓侑尊。
    連歌數闋,皆清真詞。
    酒盡已四鼓。

    送別友人追憶愁緒

    367 《玉漏遲(登無盡上人山樓)》 宋·張炎

    竹多塵自掃。
    幽通徑曲,禪房深窈。
    空翠吹衣,坐對閑云舒嘯。
    寒木猶懸故葉,又過了、一番殘照。

    368 《夢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明·王世貞

    化人宮中百事無,道書一卷酒一壺;
    枝頭黃烏聽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圖。
    朝愛朝暾上東岫,夕映夕陽映東牖;
    任他故人不通謁,任他朝事不掛口。

    登樓寫景詠史懷古

    369 《般涉調·哨遍·半世逢場作戲》 元·馬致遠

    半世逢場作戲,險些兒誤了終焉計。
    白發勸東籬,西村最好幽棲,老正宜。
    茅廬竹徑,藥井蔬畦,自減風云氣。
    嚼蠟光陰無味,旁觀世態,靜掩柴扉。

    初中古詩高中古詩懷古同情憂民

    370 《冬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藥繞江郊。
    霜風搗盡千林葉,閑倚筇枝數鸛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過門走馬何官職,側帽籠鞭戰北風!

    田園冬天寫雪

    371 《風山懷古三首》 元·孫華孫

    宋家事業如漢晉,遺史班班今尚存。
    南渡衣冠元帝紀,中山廟社靖王孫。
    海門龍去秋潮橫,宮闕烏啼夕燐繁。
    已恨無人似諸葛,生憎何物學桓溫。

    372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373 《破窯賦/寒窯賦/勸世章》 宋·呂蒙正

    版本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勸誡人生思想

    374 《左忠毅公逸事》 清·方苞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
    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者,惟此生耳。

    敘事寫人贊美

    375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376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37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78 《念奴嬌 孝陵》 清·鄭燮

    東南王氣,掃偏安舊習,江山整肅。
    老檜蒼松盤寢殿,夜夜蛟龍來宿。
    翁仲衣冠,獅麟頭角,靜鎖苔痕綠。
    斜陽斷碣,幾人系馬而讀。

    379 《山中》 宋·徐照

    世事已無營,翛然物外形。
    野蔬僧飯潔,山葛道衣輕。
    掃葉燒茶鼎,標題記藥瓶。
    敲門舊賓客,稚子會相迎。

    380 《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 明·宋濂

    水陸行兼旬,招搖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癡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閉。
    涇川名漢縣,寶勝標唐寺。

    * 關于僧衣的詩詞 描寫僧衣的詩詞 帶有僧衣的詩詞 包含僧衣的古詩詞(7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