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寺的詩詞(221首)

    101 《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古詩三百首豪邁寫景長江

    102 《送僧歸護國寺》 宋·錢惟演

    曹溪有真嗣,是名大知識。
    得法三十年,堂堂坐巖石。
    忽徇云璽招,暫屈冥鴻翼。
    褰裳度王城,夙駕來軍壁。

    103 《送僧歸護國寺》 宋·錢惟演

    白道縈回徹上方,薰然風信滿歸航。
    五芝巖秀經行熟,千柰園深宴坐涼。
    吟久半軒移海日,定回諸壑散天香。
    忘年寶契由來厚,終謝繁纓捧缽囊。

    104 《送僧歸護國寺》 宋·李遵勗

    雷海譚音出世雄,臺巖香社冠禪叢。
    紅爐點雪靈機密,翠徑斑苔道步通。
    珠水濾羅晨漱凈,豉莼縈筯午齋豐。
    歸帆已應王臣供,金地天龍繞舊宮。

    105 《夏日過莊嚴寺僧索詩為留三絕》 宋·晁公武

    松筠窈窕隱禪房,茗碗熏爐白晝長。
    門外塵埃生熟惱,誰知林下自清涼。

    106 《夏日過莊嚴寺僧索詩為留三絕》 宋·晁公武

    笑脫塵衫撲軟紅,杖藜徙倚水光中。
    最憐林葉深深處,遮盡斜陽不礙風。

    107 《夏日過莊嚴寺僧索詩為留三絕》 宋·晁公武

    出門散策煙棲樹,歸路扶輿月蛻痕。
    十里江村入圖畫,野橋沙路杳難分。

    108 《僧如展及韋載同游碧澗寺,各賦詩,予落句云》 未知·未知

    則他生豈有兆耶?其間展公仍賦黃字五十韻,飛札相示。
    予方
    屬和未畢,自此不復撰成,徒以四韻為識】
    元稹

    109 《送僧歸護國寺》 宋·馮元

    南宗開士共推賢,語默忘機合自然。
    上國經游云出岫,故山歸去鶴沖天。
    艤舟卻指靈溪岸,烹茗還資瀑布泉。
    宴坐草堂諸念息,只應馀習在詩篇。

    110 《五年二月朔投曉到巖寺適值亡女忌日因而飯僧》 宋·黃朝散

    沐雨沖風夜向晨,九龍巖畔報中春。
    行庖一供山僧飯,下咽甘□不笑貧。

    111 《任安仁縣秩滿歸過馀干縣臺山侍寺僧云疇昔之》 宋·黃棆

    年來蹤跡嘆飄然,一笑相逢莫匪緣。
    多謝老僧勤記我,預將消息夢中傳。

    112 《龜山禪寺贈僧柏庭》 宋·黃希武

    出世無心與世聞,好將蹤跡遠離群。
    別來滄海孤舟月,歸去青山半榻云。
    頓覺有生皆幻夢,更尋無地避塵氛。
    東林蓮社詩盟在,相送河橋已夕曛。

    113 《送僧歸護國寺》 宋·黃宗旦

    一瓶一缽是生涯,來扣樞扉帶礪家。
    寵服降從丹鳳闕,禪房歸掩赤城霞。
    五芝巖下傳心印,八桂峰前散雨花。
    還伴白云重到此,會看恩館筑堤沙。

    114 《夏日過莊嚴寺寺僧索詩為留三絕拉舍弟同賦》 宋·晃公休

    十里溪橋梵宇新,那知承上漲紅塵。
    老僧苦要題名姓,不道林泉皆故人。

    115 《夏日過莊嚴寺寺僧索詩為留三絕拉舍弟同賦》 宋·晃公休

    病起支離倚瘦筇,幅巾芒屩竹陰中。
    聞蟬未有驚人句,且就禪床一榻風。

    116 《夏日過莊嚴寺寺僧索詩為留三絕拉舍弟同賦》 宋·晃公休

    機杼聲中禾稻肥,疇瓜區芋綠成畦。
    田家樂事今如許,何日邊城息鼓鼙。

    117 《送僧歸護國寺》 宋·李及

    高跡寧留得,禪心萬法空。
    來從丹闕下,去返赤城中。
    入舫袈裟月,穿林錫杖風。
    何時結香社,宴寂與師同。

    118 《送僧歸護國寺》 宋·李維

    香剎隱霞標,齋房見落潮。
    歸思海眾繞,來應輔臣招。
    倚策吟云合,乘杯咒浪銷。
    曹溪久得法,游戲自逍遙。

    119 《送僧歸護國寺》 宋·李諮

    輦寺住經年,歸心起浩然。
    傳衣因世出,揮塵自彌天。
    海客分朝供,江燈照夜禪。
    赤城重到日,八桂老巖煙。

    120 《送僧歸護國寺》 宋·魯宗道

    倏來倏去本無心,舊國王家念正深。
    猶喜大緣逢景運,不辭千里答嘉音。
    人間話道經三伏,島外棲禪指二林。
    留別皇都有新偈,苦將泡幻喻升沈。

    * 關于僧寺的詩詞 描寫僧寺的詩詞 帶有僧寺的詩詞 包含僧寺的古詩詞(2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