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堂的詩詞(37首)

    21 《二月八日與黃燾僧曇穎過逍遙堂何道士宗一問》 宋·蘇軾

    安心守玄牝,閉眼覓《黃庭》。
    問疾來三士,澆愁有半瓶。
    風權時落蕊,病鶴不梳翎。
    樽空我歸去,山月照君醒。

    22 《客自潭府來稱明因寺僧作靜照堂求予作》 宋·黃庭堅

    客從潭府渡河梁,籍甚傳夸靜照堂。
    正苦窮年對塵土,坐令合眼夢湖湘。
    市門曉日魚蝦白,鄰舍秋風橘柚黃。
    去馬來舟爭歲月,老僧元不下胡床。

    23 《悼靜照堂僧》 宋·司馬光

    賓閣灰寒靜照新,馬蹄從此踏京塵。
    金門乞得詩千首,蕭寺歸時老一身。
    弟了去來渾領袖,交朋存歿半簪紳。
    西風又剪梧桐葉,不見蒲團舊主人。

    24 《題贈芥堂老僧偶來》 宋·賀鑄

    歲計江邊二頃田,不能多應世間緣。
    閉門密竹荒松里,杯粥爐香六十年。

    25 《凈梵僧頤蒙堂》 宋·洪咨夔

    山下有雷頤,山下出泉蒙。
    主靜山之體,養正靜之功。
    閑閑六窗明,寂寂萬籟空。
    坐觀鼻端白,巖花自春風。

    26 《米積外科僧照源堂》 宋·洪咨夔

    潛山盡頭,孤峰嶭嵲。
    布寶鬘云,雨玉珂雪。
    中有醫禪,碧眼電掣。
    人以病求,一歲幾{門里加果}。

    27 《清虛堂六言為凈梵僧作》 宋·洪咨夔

    石澗寒泉霜曉,竹崗霽月涼秋。
    一炷銅爐柏子,老禪破衲蒙頭。

    28 《題僧希元禪隱堂》 宋·蔡襄

    游錫遍他方,歸休靜默堂。
    孤吟時有得,諸念若為忘。
    刪竹減庭翠,煮茶生野香。
    云山莫騰誚,心地本清涼。

    29 《秀州僧本瑩凈照堂》 宋·蘇轍

    有僧訪我攜詩卷,自說初成凈照堂。
    求得篇章書壁素,不論塵土漬衣黃。
    故山別后成新歲,歸夢春來繞舊房。
    看取盈編定何益,客來無語但循墻。

    30 《為僧曇芳賦草堂》 宋·周弼

    把詩從我者,多是剡中僧。
    結屋何山塢,當門幾樹藤。
    地寒常帶雪,溪峻不留冰。
    贈爾新吟去,歸題木葉層。

    31 《僧雍野堂贊》 宋·陳著

    野堂之野,大千世界。
    野堂之堂,匪茅一把。
    也無籓籬,也無閒架。
    風月往來,云壑上下。
    空空洞洞,規模廣大。
    是真非真,是假非假。
    善哉善哉,無成無壞。

    32 《贈山堂僧》 宋·馬廷鸞

    無生究竟是真源,浮世虛名可氣吞。
    凈行要從圓處覓,好詩添向悶中喧。
    一心認我如如體,萬事同渠莫莫言。
    歸向靈巖巖底坐,道根圣果滿只園。

    33 《經誦慧僧錄影堂》 宋·釋智圓

    寂爾歸真界,人間化已成。
    兩朝欽至業,四海仰高名。
    舊跡存花社,遺編滿帝京。
    徘徊想前事,庭樹跪鴉鳴。

    34 《游南山普寧院院中止有數僧別立堂處村仆幾百》 宋·張镃

    入港晴蕪遠際山,鷺群翻處綠回環。
    林隈陷寺僧慵出,橋底通船客正閒。
    乍喜身心俱寂靜,足憐名相惑愚頑。
    興闌猶約寒梅發,月下來觀側近灣。

    35 《和野堂僧子惠韻》 宋·袁說友

    與公林下昔閒人,別后書來意轉親。
    老去興懷空繾綣,詩來得句愛清新。
    眼看吳地千峰月,心在苕溪一釣綸。
    猶得支郎消息好,錦囊時寄筆端春。

    36 《三山寺戲堂頭僧二首》 宋·曾豐

    竹不容塵入,山寧與俗交。
    開門懸梵偈,置榻解僧包。
    不見肘生柳,未聞頭戴巢。
    葛籐非我事,笑語浪相嘲。

    37 《三山寺戲堂頭僧二首》 宋·曾豐

    晝熱催三伏,宵涼報五更。
    鐘鳴塵外響,犬吠世間聲。
    強聒蛙鳴雨,譸張鳥噪晴。
    黎明重睡熟,栩栩夢魂清。

    * 關于僧堂的詩詞 描寫僧堂的詩詞 帶有僧堂的詩詞 包含僧堂的古詩詞(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