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制的詩詞(80首)

    21 《紅樓院應制(一作僧廣宣詩)》 唐·沈佺期

    紅樓疑見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
    支遁愛山情謾切,曇摩泛海路空長。
    經聲夜息聞天語,爐氣晨飄接御香。
    誰謂此中難可到,自憐深院得徊翔。

    22 《再入道場紀事應制(一作僧廣宣詩)》 唐·沈佺期

    南方歸去再生天,內殿今年異昔年。
    見辟乾坤新定位,看題日月更高懸。
    行隨香輦登仙路,坐近爐煙講法筵。
    自喜恩深陪侍從,兩朝長在圣人前。

    23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唐·杜甫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爭盤紆。
    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風冷佛骨,六時天樂朝香爐。

    24 《奉和獨孤中丞游法華寺》 唐·皇甫冉

    謝君臨郡府,越國舊山川。
    訪道三千界,當仁五百年。
    巖空騶馭響,樹密旆旌連。
    閣影凌空壁,松聲助亂泉。

    25 《奉和獨孤中丞游法華寺》 唐·皇甫冉

    謝君臨郡府,越國舊山川。
    訪道三千界,當仁五百年。
    巖空騶馭響,樹密旆旌連。
    閣影凌空壁,松聲助亂泉。

    26 《田家即事》 唐·權德輿

    閑臥藜床對落暉,翛然便覺世情非。
    漠漠稻花資旅食,青青荷葉制儒衣。
    山僧相訪期中飯,漁父同游或夜歸。
    待學尚平婚嫁畢,渚煙溪月共忘機。

    27 《田家即事》 唐·權德輿

    閑臥藜床對落暉,翛然便覺世情非。
    漠漠稻花資旅食,青青荷葉制儒衣。
    山僧相訪期中飯,漁父同游或夜歸。
    待學尚平婚嫁畢,渚煙溪月共忘機。

    28 《送文暢師北游》 唐·韓愈

    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
    自言本吳人,少小學城闕。
    已窮佛根源,粗識事輗軏。
    攣拘屈吾真,戒轄思遠發。

    29 《送淡公》 唐·孟郊

    燕本冰雪骨,越淡蓮花風。
    五言雙寶刀,聯響高飛鴻。
    翰苑錢舍人,詩韻鏗雷公。
    識本未識淡,仰詠嗟無窮。

    30 《青氈帳二十韻》 唐·白居易

    合聚千羊毳,施張百子弮。
    骨盤邊柳健,色染塞藍鮮。
    北制因戎創,南移逐虜遷。
    汰風吹不動,御雨濕彌堅。

    31 《題韋隱居西齋(一作題韋處士山居)》 唐·許渾

    劚藥去還歸,家人半掩扉。
    山風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寺遠僧來少,橋危客到稀。
    不聞砧杵動,應解制荷衣。

    32 《襲美見題郊居十首,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 唐·陸龜蒙

    近來唯樂靜,移傍故城居。
    閑打修琴料,時封謝藥書。
    夜停江上鳥,晴曬篋中魚。
    出亦圖何事,無勞置棧車。

    33 《省中偶作》 唐·張喬

    二轉郎曹自勉旃,莎階吟步想前賢。
    不如何遜無佳句,若比馮唐是壯年。
    捧制名題黃紙尾,約僧心在白云邊。
    乳毛松雪春來好,直夜清閑且學禪。

    34 《省中偶作》 唐·鄭谷

    三轉郎曹自勉旃,莎階吟步想前賢。
    未如何遜無佳句,若比馮唐是壯年。
    捧制名題黃紙尾,約僧心在白云邊。
    乳毛松雪春來好,直夜清閑且學禪。

    寫景寺廟

    35 《南宮寓直》 唐·鄭谷

    寓直事非輕,宦孤憂且榮。
    制承黃紙重,詞見紫垣清。
    曉霽庭松色,風和禁漏聲。
    僧攜新茗伴,吏掃落花迎。

    36 《游東林寺》 唐·黃滔

    長生猶自重無生,言讓仙祠佛寺成。
    碑折誰忘康樂制,山靈表得遠公名。
    松形入漢藤蘿短,僧語離經耳目清。
    莫怪遲遲不歸去,童年已夢繞林行。

    閨怨相思

    37 《贈送致仕郎中》 唐·李建勛

    鶴立瘦棱棱,髭長白似銀。
    衣冠皆古制,氣貌異常人。
    聽雪添詩思,看山滯酒巡。
    西峰重歸路,唯許野僧親。

    38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葉, ——韓愈
    翡翠開園英。
    流滑隨仄步, ——孟郊

    39 《z6光大師草書歌》 唐·貫休

    雪壓千峰橫枕上,窮困雖多還激壯。
    看師逸跡兩相宜,高適歌行李白詩。
    海上驚驅山猛燒,吹斷狂煙著沙草。

    40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 關于僧制的詩詞 描寫僧制的詩詞 帶有僧制的詩詞 包含僧制的古詩詞(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