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傍邊的詩詞(487首)

    241 《山寺看桃》 宋·趙希邁

    無數桃花傍水栽,水邊新架佛亭臺。
    不因橋畔僧相接,只道玄都觀里來。

    242 《蟬》 宋·潘牥

    秋事遽如許,空山夜已蟬。
    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籬邊。
    翼似霜余葉,聲如雨后泉。
    兒曹讀書罷,貪聽不成眠。

    243 《九日幽居書懷》 宋·趙湘

    九月蟬稀九日催,年光如逐水聲回。
    人思往事凄涼在,菊倚荒庭寂寞開。
    落葉偶從池上過,夕陽初傍酒邊來。
    白衣去后無消息,雨濕東籬欲長苔。

    244 《水龍吟 附見四印齋本天籟集卷上內·原題云》 元·曹光輔

    世間清苦禪和、了心才到安閑地藜床兀兀,經年打坐,頹然假寐。
    卻甚床邊,偶聞牛斗,不知喧蟻。
    怪藤條臨濟,饑餐困臥,方會得、個中味。
    爭似橫江樓上,入簾櫳、好山供翠。

    245 《水調歌頭 盆荷》 元·張雨

    江湖渺何許,歸興浩無邊。
    忽聞數聲水調,令我意悠然。
    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風煙萬頃,來傍小窗前。
    稀疏淡紅翠,特地向人妍。

    246 《元夕戲題》 宋·何應龍

    從教香月轉亭西,貪看燈毬忘卻歸。
    挨得玉梅零落盡,蛾兒猶傍鬢邊飛。

    247 《飲馬長城窟行》 兩漢·蔡邕

    青青河邊草。
    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
    宿昔夢見之。

    248 《白馬篇》 南北朝·孔稚珪

    白馬金具裝,橫行遼水傍。
    問是誰家子,宿衛羽林郎。
    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
    山虛弓響徹,地迥角聲長。

    249 《秋日病起有述》 明·王世懋

    江城蕭瑟思堪哀,斜日高樓暝色催。
    短發經秋如落葉,壯心離夢似寒灰。
    百年自傍愁邊枕,萬事從傾病后杯。
    和喜蓬蒿余小徑,月明時喚酒人來。

    250 《感懷詩五首》 明·袁中道

    步出居庸關,水石響笙竽。
    北風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馬,調笑云中姝。
    囊中何所有,親筆注《陰符》。

    251 《李白觀瀑圖》 明·方孝孺

    天寶之亂唐已亡,中興幸有汾陽王。
    孤軍匹馬跨河北,手扶紅日照萬方。
    凌煙功臣世爭羨,李侯先識英雄面。
    沈香亭北對蛾眉,眼中已見漁陽亂。

    252 《賦梅堂閑吟》 宋·陳宓

    金掌何人吸露華,爭如瓦盞泛霜花。
    移床來傍花邊坐,底用云嵐頂上家。

    253 《題南金慎獨齋》 宋·陳天麟

    圣道不可竄,探取隨已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獨。
    危微恐懼心,此念施已熟。

    254 《泗源》 宋·程企

    泗源奇且怪,聲勢各喧豗。
    虎豹巖邊去,蛟龍窟里來。
    稍流煙作陣,初激雪成堆。
    派必人疏導,源應鬼鑿開。

    255 《菊花》 宋·方九功

    露冷江蘋雁度時,蕭蕭黃菊滿疏籬。
    寒枝帶雨開仍艷,晚節凌霜賞未遲。
    移傍小檐承綺席,從觀深夜倒金戶。
    摘來冉冉香盈把,共泛西風醉莫辭。

    256 《遇昱嶺》 宋·方恬

    直上最高頭,無人獨少留。
    萬山皆在下,千里入雙眸。
    馬傍松邊立,云從腳底浮。
    倚天一長嘯,紅日滿滄洲。

    257 《文昭園聞提壺有感》 宋·何承矩

    馬家公子好樓臺,鑿破青山碧沼開。
    啼鳥不知人事變,數聲猶傍水邊來。

    258 《東閣》 宋·李龍高

    杜老花邊慣撚須,卻憐花傍驛亭居。
    德公便使游城府,肯受紅塵半點無。

    259 《題陸賈大夫廟》 宋·梁竑

    劉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長鞭及馬腹。
    蠻夷大長夢不驚,海邊椎髻乘黃屋。
    江淮貔貅始閑暇,忍使驅令渡篁竹。
    陸生手持尺二組,喚起老子同分肉。

    260 《贈陳隨隱》 宋·劉彥朝

    坎止流行只任天,吟廬新傍紫薇邊。
    夜窗低過宮花月,曉巷深橫御柳煙。
    五字肯同余子說,一燈親自乃翁傳。
    雖然不作功名念,卻恐功名逼少年。

    * 關于傍邊的詩詞 描寫傍邊的詩詞 帶有傍邊的詩詞 包含傍邊的古詩詞(4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