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傍行人的詩詞(765首)

    661 《中夜睡覺兩目每有光如初日歷歷照物晁文元公》 宋·陸游

    人情所愿欲,莫若貴與富。
    是皆有命焉,非力可成就。
    予昔未有聞,無與發其覆。
    趑趄強干祿,時命適大謬。

    662 《大司成顏幾圣率同舍招游裴園,泛舟繞孤山賞》 宋·楊萬里

    岸岸園亭傍水濱,裴園飛入水心橫。
    旁人草問游何許,只揀荷花鬧處行。

    663 《步過分水嶺》 宋·楊萬里

    路險勞人殺,儂須下轎行。
    石從何代落,蕨傍舊根生。
    古樹無今態,幽泉有暗聲。
    只言章貢近,猶自兩三程。

    664 《戲題所見》 宋·楊萬里

    田家不遣兒牧豬,老烏替作牧豬奴。
    不羞卑冗頰得志,草根更與豬為戲。
    一烏驅豬作觳觫,一烏騎豬作騏驥。
    騎之不穩驅不前,坐看頑鈍手無鞭。

    665 《有所嘆五首》 宋·張耒

    饑兒無食偷鄰桑,主人殺兒尸道傍。
    母兄知兒死不直,行哭吞聲空嘆息。
    生重于桑亦易明。
    何為以身邀所輕。
    沒身毫厘易其死,世上誰非竊桑子。

    666 《倚聲制曲三首》 宋·張耒

    不恨因緣不恨天,強持牙板向◇前。
    陽關一曲動山月,別淚千行盈酒船。
    薄命有情今已矣,傍人無意亦凄然。
    愿君學取梁間燕,秋去替來到妾邊。

    667 《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還雨二首》 宋·黃庭堅

    當年游俠成都路,黃犬蒼鷹伐狐兔。
    二十始肯為儒生,行尋丈人奉巾屨。
    千江渺然萬山阻,抱衣一囊遍處處。
    或持劍掛宰上回,亦有酒罷壺中去。
    昨來禪榻寄曲肱,上雨傍風破環堵。
    何時鯤化北溟波,好在豹隱南山霧。

    668 《清州書事》 宋·歐陽修

    年豐千里無夜警,吏退一室焚清香。
    青春固非老者事,白日自為閑人長。
    祿厚豈惟◇飽食,俸余仍足買輕裝。
    君恩天地不違物,歸去行歌潁水傍。

    669 《滿江紅·曲水蘭亭》 宋·無名氏

    曲水蘭亭,陪宴後、又還三日。
    最好是,風檐月觀,墮紅堆碧。
    喬木故家今有數,太平人物年幾百。
    看扶藜、行處亂花飛,神仙宅。

    670 《解佩令·一生蒙懂》 宋·無名氏

    一生蒙懂,世事不曉。
    吃茶飯、不知饑飽。
    坐處生根,立一似、頑石當道。
    任傍人、笑我虛矯。
    文藝不解,豈知典教。
    說修行、無分剖。
    面上塵埃,發**、身披衲襖。
    永長生、浩劫不老。

    671 《送王道粹郎中知華州》 宋·梅堯臣

    往年入關中,道傍見太華。
    始識仙掌大,頗似攬造化。
    赤手無所為,風雨漏指罅。
    又觀蓮華峰,上有蓮開謝。

    672 《涂中遇雪寄希深》 宋·梅堯臣

    方為郡邑吏,日與故人違。
    極目千山碧,馳心一鳥飛。
    岸傍村杳杳,波上雪霏霏。
    欲寄洛陽信,泝流行客稀。

    673 《寄滁州歐陽永叔》 宋·梅堯臣

    昔讀韋公集,固多滁州詞。
    爛熳寫風土,下上窮幽奇。
    君今得此郡,名與前人馳。
    君才比江海,浩浩觀無涯。

    674 《金明池游》 宋·梅堯臣

    三月天池上,都人袨服多。
    水明搖碧玉,岸響集靈鼉。
    畫舸龍延尾,長橋霓飲波。
    苑光花粲粲,女齒笑瑳瑳。

    675 《送李師錫太博通判懷州》 宋·梅堯臣

    洛陽古道登北邙,河內碧山橫太行。
    朝騎快馬暮可到,風物人心皆故鄉。
    竹林無蹤懷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別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親耕桑。

    676 《夕發陽翟》 宋·梅堯臣

    我行陽翟道,暮雨原上急。
    麒麟冢相望,霹靂碑下立。
    農耕傍山去,鬼火迸林入。
    莫問泉下人,馬隤衣更濕。

    677 《答王君石遺包虎二軸》 宋·梅堯臣

    老包曰岳岳生鼎,二人畫虎通神明。
    凡為一虎不知價,鉅公貴士珍其名。
    死來年深搜索盡,何意好事識尤精。
    丹楓映坡茅葉白,雌者將乳雄坡行。

    678 《晚泊觀斗雞》 宋·梅堯臣

    舟子抱雞來,雄雄跱高岸。
    側行初取勢,俯啄示無憚。
    先鳴氣益振,奮擊心非愞。
    勇頸毛逆張,怒自眥裂盰。

    679 《戲嬰圖》 明·高啟

    芍藥風欄側,梧桐露井傍。
    嬌嬰爭晚戲,少婦斗春妝。
    共詫珠生蚌,還憐玉產岡。
    半披文錦褓,斜佩紫羅囊。

    680 《聽唱秦少游溪路雨添花詞感舊作》 宋·晁說之

    秦郎不知我,我豈知秦郎。
    相逢每戲劇,此狷而彼狂。
    坐有今輔弼,正色屢低昂。
    逮今白發垂,悔昔少年場。

    * 關于傍行人的詩詞 描寫傍行人的詩詞 帶有傍行人的詩詞 包含傍行人的古詩詞(765首)
    chengrenyouxi